上海

点击搜索

发布

浅谈酒店管理之“道”

区域:
上海 > 虹口 > 江湾
文章来源于网络,更多信息请点击:酒店管理软件:http://www.haishen***/villa/
“道”这个词,在酒店业已经被用得太多了。如今业内不少论坛、会议,动不动就是“台上论道”,“管理之道”,“营销之道”等等,可是仔细一听,大家讲的不是如出一辙,就是陈言滥调,丝毫没有新意。其实,用“道”的心态决定了自己的“道”在什么位置。如果觉得“道”是古语,使用它就是为了体现某种层次上的底蕴,那真是践踏了民族的文化。

什么是“道”?老子的《道德经》开篇就讲“道可道非常道”,这句话有两种断句模式,一是“道,可道,非常道”意思是说,“道”是讲不清楚的,一旦说出来,就会有偏颇,很难圆满;二是“道可,道非,常道”,意思是说一个问题,有人说好,也有人说不好,才是正常的,两者合起来,才是真正的“道”。所以《周易·系辞》上说“一阴一阳之谓道”,有的人解释为“道”由阴、阳两个方面构成,笔者认为,“阴阳”应当解释为多个角度,并非所谓的两个方面。

从这个观点切入我们可知,管理在纵向上表现为层次性,即管理应分为操作、督导、领导三个层次。为何管理至今未有一个确切的定义呢?可见管理更多的不是科学,而是哲学,各家从不同的层次解释,才构成了管理的大致概念。如果单从其中一点认知,就无法构成“道”。为什么有的员工表现非常突出,但是晋升到中层管理之后,却表现不尽如人意?就是因为该员工的管理思维依然停留在操作层面上。操作层强调的是对错,而对错的依据是“法”,即规章制度、操作流程、程序规范等;督导层强调的是合理,合理的依据是圆满、没后遗症;操作层要求快速服务,当机立断,督导层强调的是不仅是当机立断,还要懂得能拖就拖。很显然,两者的层次和要求是不一样的。可见,单纯的认为酒店管理只是某个层面的行为,显然是偏离了“道”的。

管理从横向上表现为明暗性,即有的事情要公开透明,有的事情必须暗箱操作。操作层所接触的管理,几乎都是公开透明的,因为管理的依据是可见的。从督导层开始,逐渐地就会有一些转变,有些话要当面说,有些话就要私底下说;有的人要明升暗降,有的人则要明降暗升;有的奖励要当面给,有的奖励必须给等等。如果片面认为“明”就是诚信,“暗”就是不诚信,同样是偏离了“道”的。
不论是横向还是纵向,管理是变动的,不是固定的。变动的依据取决于“时”和“位”。“时”分为“时机”和“情势”,“位”分为“场合”和“身份”。西方有类似的理论作为支撑,就是“权变理论”(注:权变理论的“变”与本文所讲的“变动”本质上有差别,但本文因其有相似之处,从而做出举例,其差异之处,并非本文主题,恕不作分析)。部门经理究竟是中层还是高层?真的不好说。老总在场的时候,部门经理就是中层,如果老板在场的时候,部门经理就又成了基层了,“时”和“位”的转变,使得部门经理的管理行为也产生相应的变化。

管理之“道”的形成,是与“德”的积累分不开的。孔子的学生有子说:“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什么是“本”?有子认为是“孝弟”(事父母叫孝,事兄长为弟),“孝弟”就是道德层面的事物,无法像法律一样明文规定,只能不成文。道德层面的事物要做到位,唯有依靠“凭良心”。在实施管理的过程中,一切依“法”往往不能很好地处理好问题,“法”只能管到规定的部分,一些例外情况“法”是无能为力的,恰巧管理中常常遇到例外的事情。所以“凭良心”是处理例外事情的方法,也是中式管理行为中不可缺少的一条,其过程是兼顾,其目的就是合理。

管理之“道”在于人为,而人的修为直接关系到管理的直接效果。西方管理中从未提及管理与个人修为之间的关系,因此,我们如果一味照搬西方管理模式,终必将步入离经叛道的尴尬境地。

“道之有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道”是恍恍惚惚,讲不清楚,但是我们通过思考、体会,能感觉他的存在。但是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就是“一阴一阳”构成了“道”,而不是一言堂,更不是所谓的英雄主义。不同的声音、想法、思路交织在一起才使得组织内部充满活力,而不同层次的管理者要做的,则是将这些不同的声音整合起来,相信这个过程“道”自然就产生了。
查看更多上海其他物品信息

免责声明:此信息系发布者(UID:185249)自行发布,本站是服务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及合法性由该发布者完全负责。

© lieju.com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