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美术培训 通过不同的画种 发挥学员无穷的创造力
美术初级素描:
透,视原理(一点\二点\三点透,视)、点线面构成元素、基础素描技法、设计构成、素描原理
美术初级水粉:
水粉技法、静物写生、水果组合、设计构成、色彩原理、配色能力、审美观念学习
美术中级素描:
复杂几何体、结构设计素描、石膏五官、快速写生和画图、复杂组合设计、快速给图设计
美术中级水粉:
复杂的配色能力、色彩构成要素、审美观、定 位的配色能力、复杂静物色彩、风景色彩等
美术高级素描:
针对人体、石膏头像、真人头像、快速写生的训练、现场临摹写真训练等
美术高级水粉:
复杂静物色彩、户外场景、室内场景、复杂组合体、提高审美能力、欣赏能力、配色能力
可免费试听,满意再报名,咨询:干老师,手机:137-6487-7732,qq:2290425711,v信:ffeduhaha,上海多个校区可以就近安排学习,详情可致电!
美术知识分享:如何“设计”一座美术馆?
设计师们也为此字体开发了一套算法,在键入字符时字母的高度会随机改变。产生不同的形态组合,处于动态中的字符不断地变化,使得同一单词可以拥有不同的样式和组成。
而设计师在建筑内使用的导向系统和物理标示上运用同样的字体,调整了位置和比例关系。在建筑外墙上,让错落有致的字母构成了画廊的名称。
2004年落成的金泽21世纪美术馆由SANAA事务所设计,美术馆营造出了一种具有亲切氛围的空间,作为新时代美术机构的范本于建成同年获得了威尼斯建筑双年展的金狮奖。事务所创始人妹岛和世与西泽立卫曾于2010年获得普利兹克奖。
建筑师希望这座博物馆如同公园一般向市民们开放,他们构思了一个圆柱形的空间,并在其中分割了数个方形展厅,圆形天花板将不同的展览空间聚集在一起,形成了松散的微型社区,观众能够自由的穿行于其中。在屋顶的边缘环绕了一整圈曲面玻璃作为外墙,模糊了室内与室外的界限,使得美术馆与外部环境的联系更加密切,通透的玻璃幕墙让展览空间获得了更好的采光条件,圆形结构轻盈的飘浮在建筑基地上,如同一座白色的岛屿。
日本设计师佐藤卓负责了美术馆的视觉设计,他从建筑的构成出发,以美术馆的平面图为参照,设计了美术馆的标志。由于美术馆不存在传统的单一立面,人们从不同方向都能进入美术馆,只从平常的视角无法贴切概括美术馆形态,在这样的情况下,佐藤卓选择通过俯瞰的角度来展现出美术馆的特点。方形展厅和正圆形空间形成了对比,对建筑的平面图进行简化和调整后,呈现出几何形态有序的美感。
这一视觉符号应用在美术馆的不同宣传材料中,圆形符号能灵活的运用在各种环境下,与字符和谐的结合在一起,带来了轻松而规整的效果。他选择橙色作为主要视觉颜色,并辅以蓝色。两种对比强烈的颜色富有活力,吸引着观众的目光,鼓励人们走进这个具有开放性的空间。
Tate 博物馆作为英国zui为知名的文化品牌,由四个博物馆组成。分别藏有不同风格的艺术品,而位于泰晤士南岸的 Tate modern 由伦敦河岸发电厂改造而成,面向公众呈现全球的当代艺术作品。美术馆内时常展出大体量的装置艺术作品,为人们带来沉浸式感官体验。
建筑的改造由 Herzog & de Meuron 事务所经手,于2016年揭幕了扩建的新建筑,同时也推出了设计公司 North 为 Tate Modern 博物馆打造的新形象。
North 的设计师们从 Wolff Olins 和 Marina Willer 在 2000 年设计的标志中出发,着手开始改进,对原有多个标志进行了缩减,并统一了风格,更考虑到在美术馆需要多媒体平台宣传的新趋势,希望新的标志在数字产品上的呈现更加自由,带有流动性和动态效果。
设计师精心提取出过去标志中zui通用的轮廓,抓住了美术馆内当代艺术作品的基调——艺术家们用大胆的方式,打破既有界限的前卫艺术品。根据同样的价值观设计出具有挑战性和前卫特征的符号。让标志不那么墨守成规。在可读性和抽象表达之间做出了取舍。
North 的设计成果是一个没有明显边界线,由图案组成的标志。大小不一的实心圆点接触在一起组成了字母,圆点之间的距离使得字母的粗细产生变化。构成了抽象、柔和的视觉效果。
标志应用于不同平面上,仍然保持了统一的感觉,经过放大后也能成为抽象的纹理,富有动感。
伦敦设计博物馆 1989 年面向公众开放,作为首jia现代设计博物馆,展品涵盖了时装,工业产品和建筑设计。2016 年设计博物馆迁往了新的场馆——前英联邦学院大楼。由建筑事务所 OMA 负责建筑的改造,以极简风格著称的建筑师 John Pawson 则参与了室内设计,用橡木的自然色调衬托出展品。而西班牙设计师 Fernando Gutiérrez 则为博物馆重新打造了视觉形象。此前,他为马德里普拉多博物馆设计了视觉系统,在设计实践中注重体现画作与字体之间的相互联系。
2003年 Graphic Thought Facility 为博物馆设计了标志,用无衬线字体结合了插画家 Kam Tang 绘制的插画,简单的字符样式和丰富的物品并置在一起,造就了富有戏剧性的效果。
Gutiérrez 希望新标志与室内简约的环境呼应,将原来的插画部分移除。为了获得更好的观感,对字体的字重进行调整,让标志的粗细程度介于常规字体和细体之间,随后对字体的轮廓做出细微的变更,或许肉眼难以察觉,但在他看来,这些字体的变化实际上暗藏着设计史演进的脉络。他参考了平面设计史的知名案例,吸收了曾在包豪斯学校执教的设计师 Herbert Bayer 对小写字体的见解,以及 1972 年 Otl Aicher 为慕尼黑奥运设计的图标。
在命名上,将原本的 Design Museum 改为 the Design Museum,让博物馆的形象更具识别性。与其他的设计博物馆区分开,强调着伦敦设计博物馆是第yi个设计博物馆。
由 Prada 成立的文化机构 Fondazione Prada 是致力于推广当代艺术的平台。面向公众开放,展示基金会的当代艺术藏品,同时也基于意大利的历史和文化策划主题展览。
基金会位于意大利米兰的展览园区由建筑事务所OMA设计,在旧酿酒厂的原址上对老建筑进行了改建翻新,并加建了新空间。建筑师Rem Koolhaas选用了白色混凝土,镜面不锈钢,泡沫铝等新兴现代材料,和原有的灰泥建筑一同组成了多种状态混合共存的建筑群。新与旧的并置形成了强烈的反差,为整体环境带来了丰富的视觉体验,激发了旧建筑的活力,也映射着米兰城的制造业历史。
来自纽约的平面设计公司2x4与品牌长期进行着深度合作,他们为基金会设计了整套视觉形象系统,可以应用于各种平台。设计师研究了人们在不同媒介上的观看习惯,在字体的细节和排版方面做出调整。基金会的标志应用了加粗的无衬线字体,拥有简洁硬朗的边界线, 具有较强的识别性和鲜明的形象,工作室设计的展览目录和出版物也延续了标志的现代风格,达到统一、整体的效果。
美术馆内的标识系统结合了建筑的特质,在平面和空间中选择了不同的形态,考虑了不同字体的物理呈现方式,让每一处的标示和字体都呼应了空间中的材料和颜色。使用投影设备,灯箱,或是在塑料结构内嵌入灯管,用丰富多样的形式与空间呼应。导演 Wes Anderson 在园区中设计了一间咖啡厅,参照了米兰本地典型的咖啡馆。2x4设计了霓虹灯管与其配套,令人想起旧欧洲繁华的商业氛围。在造型的处理上也保持了简洁的观感,与其它标识产生对话。
位于美国纽约的古根海姆美术馆是一栋经典的现代主义建筑,由 Frank Lloyd Wright 设计,馆内时常展出早期现代派艺术作品。内部螺旋形走廊从底层一直延伸到顶层。观众们可以沿着斜坡走向zui高处,从宽阔的中庭向下观望,整个空间营造了一种宏大的视觉体验。
在1992年之前,古根海姆美术馆一直没有统一的视觉形象,馆方经常使用大写的 Helvetica 字体作为印刷展览资料的,也一度成为了美术馆的标志。直到92年美术馆经过翻修扩建后,构建专用的视觉系统提上了日程。意大利设计师 Massimo Vignelli 参与了美术馆的形象设计,他zui为知名的作品或许是为纽约Skyline 设计的标识系统。Vignelli 被美术馆入口立面由 Wright 本人设计的青铜制文字所吸引,他认为这一字体的圆形轮廓关联着建筑的形态,便将其用作了标志,让两者的形象紧紧的联系到一起。
1996年美术馆聘请了设计师 Abbott Miller 更新了古根海姆美术馆的整体视觉形象,而Miller如今也是Pentagram的合伙人之一。他邀请了字体设计师 Jonathan Hoefler 一同合作,贡献了一套相对应的字体。他们同样参考了入口处的青铜标识,并从中衍生出名为 Verlag 字体,Hoefler 认为原版 wright 设计的字体具有强烈的风格,但细节过于独特,在阅读时容易分散读者的注意力,便将字符的装饰性削弱,但整体轮廓仍然保有原本的特征,并运用于建筑物和印刷品上。
Miller 将大写的字母 G 提取出来,在不同平台上使用,成为了代表美术馆的独特象征。人们看到这一经典字体便会在脑海中浮现出美术馆的印象。今日,古根海姆位于西班牙和威尼斯的分支机构都使用了这一标志,塑造了统一的品牌形象。
纽约的现代艺术博物馆zui具影响力的现代美术馆,展出现代艺术,包括来自欧洲和美国的经典现代艺术杰作。每年吸引了250万游客前往参观。
2009 年,知名平面设计公司 Pentagram 为博物馆设计了一套视觉系统,由 Pentagram 的合伙人 Paula Scher 负责,让博物馆的标志传达出更强烈的形象。可以在印刷、网页和不同环境中应用,将博物馆的标志与字体和图像依照相同的逻辑结合在一起。博物馆的图形和广告创意总监 Julia Hoffmann 作为 Pentagram 的前成员,一同推进了项目的深化,将海报和宣传手册的排版以更新颖的方式重新设计。
现代艺术博物馆的字母简写 MoMA 作为机构经典的身份标识,zui早由 Ivan Chermayeff 设计,他用 Franklin Gothic 二号字体制作了这一标志,2004年,Matthew Carter 在前者的基础上专门创建了字体 Moma Gothic,并将其运用在全套平面媒介中,逐步发展出一套完整的应用方法。而在 Pentagram 创建的海报模版中,MoMA 字符呈垂直方向排列,在宣传画册和海报中,博物馆的标志和图片或画作戏剧性的并置在一起,而字母也作为平面构成的元素,在构图中达到了和谐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