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东秋季初中补习班
浦东新王I老师教学大纲
课时 主要教学内容
第1节 初中物理入门,摆的等时性原理,体会控制变量法的介绍。
第2节 长度的测量,刻度尺的使用,质量及托盘天平的使用,
第3节 时间及打点计时器的使用。声音的产生和传播,介绍声音的产生、声波的形成及声音的传播等。
第4节 乐音的三个特征中的响度和音色的介绍,重点是响度与发声体的振幅及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认识噪声及减弱方法
第5节 乐音的三个特征中音调的介绍,音调的高低与那些因素有关,总结介绍音调、响度和音色的区别。
第6节 光的传播,本节课介绍光沿直线传播,光的反射现象,反射定律,漫反射。光的反射现象的应用,
第7节 平面镜成像实验,实验的过程讲解及分析。
第8节 光的折射,折射规律的介绍,及与光的折射先关的现象的介绍,光的色散。
第9节 透镜,主要介绍凸透镜和凹透镜,画图的练习,凸透镜成像实验,实验的原理、实验过程、注意事项等,总结得出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第10节 凸透镜成像实验复习课,通过习题训练巩固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应用。
第11节 凸透镜成像实验复习课,通过习题训练巩固凸透镜成像实验题
第12节 光学复习课,光的反射、光的折射、凸透镜成像实验、平面镜成像实验的复习。
第13节 运动和静止,参照物,匀速直线运动及S—t图像
第14节 力学部分,认识力,知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力的作用效果。
力的三要素,力的图示法、示意图作图。
第15节 力的测量、弹簧测力计的使用。
第16节 重力,认识重力,介绍重力与质量的关系探究实验。G=mg计算练习。
第17节 力的合成,惯性,牛顿定律
第18节 二力平衡条件、物体的平衡
第19节 力学综合训练
课时 主要教学内容
第1节 初中物理入门,摆的等时性原理,体会控制变量法的介绍。
第2节 长度的测量,刻度尺的使用,质量及托盘天平的使用,
第3节 时间及打点计时器的使用。声音的产生和传播,介绍声音的产生、声波的形成及声音的传播等。
第4节 乐音的三个特征中的响度和音色的介绍,重点是响度与发声体的振幅及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认识噪声及减弱方法
第5节 乐音的三个特征中音调的介绍,音调的高低与那些因素有关,总结介绍音调、响度和音色的区别。
第6节 光的传播,本节课介绍光沿直线传播,光的反射现象,反射定律,漫反射。光的反射现象的应用,
第7节 平面镜成像实验,实验的过程讲解及分析。
第8节 光的折射,折射规律的介绍,及与光的折射先关的现象的介绍,光的色散。
第9节 透镜,主要介绍凸透镜和凹透镜,画图的练习,凸透镜成像实验,实验的原理、实验过程、注意事项等,总结得出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第10节 凸透镜成像实验复习课,通过习题训练巩固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应用。
第11节 凸透镜成像实验复习课,通过习题训练巩固凸透镜成像实验题
第12节 光学复习课,光的反射、光的折射、凸透镜成像实验、平面镜成像实验的复习。
第13节 运动和静止,参照物,匀速直线运动及S—t图像
第14节 力学部分,认识力,知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力的作用效果。
力的三要素,力的图示法、示意图作图。
第15节 力的测量、弹簧测力计的使用。
第16节 重力,认识重力,介绍重力与质量的关系探究实验。G=mg计算练习。
第17节 力的合成,惯性,牛顿定律
第18节 二力平衡条件、物体的平衡
第19节 力学综合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