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亚杰常考知识点汇总
扶余中公教育微信 fyzgxgj
地址:扶余市福地华庭北门扶余中公教育
考情分析:在历年的教师招聘考试中,不管在哪个地区,皮亚杰这个人物都是常考知识点之一,其中,对于皮亚杰主要涉及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皮亚杰的建构主义发展观和认知主义发展内容,二是在学习理论中对于代表人物和主要观点的考察,三是关于学生的品德发展的几个阶段的区分。其中,尤其是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考察的频率高。下面我将针对皮亚杰常考到的知识点进行简单地汇总。
一.学生的认知发展与教育
建构主义发展观
在建构主义发展观里面,皮亚杰主要区分了几个概念,他认为,人的知识来源于动作,动作是感知的源泉和基础。所以人在通过动作认识周围世界的过程中,会形成自己独特的认知结构,叫做图式。而人类所有的心理反应归根结底都是适应,适应的本质在于取得集体与环境之间的平衡,适应分为同化和顺应。
同化是指有机体面对一个新的刺激情景时,把刺激整合到已有的图示或认知结构中。比如:先学习水果,再学习苹果,就不用改变对水果的认知,直接把苹果整合到对水果的认知当中。
顺应是指当有机体不能利用原有图示接受和解释新的刺激时,其认知结构发生改变来适应刺激的影响。比如:先学习水果,再学习榴莲,要想理解榴莲的概念,就需要改变原来对水果的认知,闻起来是香的是水果,闻起来是臭的也是水果,所以需要改变对水果的认知来接纳榴莲这个新概念。
个体通过同化和顺应达到机体和环境的平衡,如果失去了平衡,需要改变行为以重建平衡。个体在平衡与不平衡的交替中不断建构和完善认知结构,实现认知发展。所以,对于皮亚杰的建构主义发展观可以简单地归结为:
2019年吉林省教师招聘笔试备考:皮亚杰常考知识点汇总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皮亚杰认为认知发展是一种建构的过程,是在个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实现的,从而表现出按不变顺序相继出现的四个阶段。
感知运动阶段(0-2岁)
a通过感知觉和运动之间的关系来获得动作经验
b低级的行为图示
c获得客体永恒性(9-12个月)
前运算阶段(2-7岁)
a运用言语和较为抽象的符号代表所经历的事物
b泛灵论
c自我中心
d思维的不可逆性、刻板性
e尚未获得物体守恒的概念
具体运算阶段(7-11岁)
a获得物体守恒
b从具体事物中获得的表象进行逻辑思维,但还不能进行抽象思维
c获得思维的可逆性
d去集中化是具体运算阶段儿童思维成熟的大特征
形式运算阶段(11-16岁)
a思维以命题的形式进行的,并能发现命题之间的关系
b能够进行假设思维,采用逻辑推理、归纳或演绎的方式解决问题
c能够理解符号的意义、隐喻和直喻,思维发展接近成人水平
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代表人物:皮亚杰等)
1.知识观:动态性、情境性和学生的主动建构性
2.学生观:学生经验世界的丰富性和学生经验世界的差异性
3.学习观:主动建构性、社会互动性、情境性
4.教学观:促进学生知识经验“再生长”的过程
三.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对偶故事法)
1.前道德阶段(1-2岁):无任何道识阶段
2.他律道德阶段(2-8岁):这一时期又分为两个阶段:(1)自我中心阶段(2-5):特点是单向的,不可逆的自我中心主义。(2)阶段(5-8):以他律的、的服从为主要特征。
3.自律或合作道德阶段(8-11、12岁):以“平等的观念为主要特征,重视人行为的内在动机,以内在的标准判断道德行为的好坏。
4.公正道德阶段(11、12岁以后):开始出现“利他主义”。
真题展示:
1.“应当给学生提供具体的东西,以便他们发现自己的认知结构。”这一主张是由心理学家( )提出的。
A.奥苏伯尔 B.皮亚杰 C.斯金纳 D.布鲁纳
1.【答案】B。解析: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人的知识来源于动作,动作是感知的源泉和思维的基础。婴儿通过对物体的抓取、摆弄等动作获得关于物体的知识,从而认识物体。奥苏贝尔的有意义学习的实质是将新知识与已有知识建立起非人为(内在的)的和实质性(非字面)的联系。斯金纳认为学习实质上是一种反应概率上的变化,而强化是增强反应概率的手段。布鲁纳观点是学习的本质不是被动地形成刺激—反应的联结,而是主动的形成认知结构。学习者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主动地获取知识,并通过把新获得的知识和已有的认知结构联系起来,积极地建构其知识体系。
2.小丽根据他人的具体情况,以平等的标准,在同情,关心的基础上对学习和生活中的道德事件进行判断,根据皮亚杰的理论,小丽的道德发展属于( )。
A.自我中心阶段 B.阶段 C.可逆阶段 D.公正阶段
2.【答案】D。解析:公正阶段的儿童,基于公正感做出的判断已经不再是平等基础上的法定关系,而是人与人之间的道德关系。将规则同整个社会和人类利益联系起来,形成具有人类关心和同情心的深层品质。小霞在同情和关心的基础上对学生学习和生涯中的道德事件进行判断,已不是平等基础上的法定关系而是人与人之间的道德关系,具有关心和同情心的深层品质。
3.构建主义学习理论中,教师不是简单的知识呈现者,学生在头脑构建知识的过程中,教师要重视的是( )。
A.学生自己对各种现象的理解 B.呈现自己的经验背景
C.倾听学生们的看法 D.洞察学生们的想法由来
3.【答案】ABC。解析:由于知识的动态性和相对性以及学习的建构过程,教学不再是传递客观而确定的现成知识,而是学生原有的相关知识经验,促进知识经验的“生长”,促进学生的知识建构活动,以实现知识经验的重新组织,转换和改造。故此本题选择ABC。
4.皮亚杰关于认知发展阶段的论述中认为,在具体运算阶段的儿童认识特征是( )。
A.守恒概念的出现 B.理解和命题之间的关系
C.需要具体事物支持的逻辑思维 D.去自我中心主义
4.【答案】ACD。解析:皮亚杰认为认知发展是一种建构的过程,有顺序不变的四个阶段: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形式运算阶段。其中具体运算阶段的儿童特征是:获得守恒概念、能凭借具体事物或表象进行逻辑思维和群集运算,但没有抽象思维的能力。故此题选ACD。理解和命题之间的关系应为形式运算阶段。
地址:扶余市福地华庭北门扶余中公教育
考情分析:在历年的教师招聘考试中,不管在哪个地区,皮亚杰这个人物都是常考知识点之一,其中,对于皮亚杰主要涉及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皮亚杰的建构主义发展观和认知主义发展内容,二是在学习理论中对于代表人物和主要观点的考察,三是关于学生的品德发展的几个阶段的区分。其中,尤其是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考察的频率高。下面我将针对皮亚杰常考到的知识点进行简单地汇总。
一.学生的认知发展与教育
建构主义发展观
在建构主义发展观里面,皮亚杰主要区分了几个概念,他认为,人的知识来源于动作,动作是感知的源泉和基础。所以人在通过动作认识周围世界的过程中,会形成自己独特的认知结构,叫做图式。而人类所有的心理反应归根结底都是适应,适应的本质在于取得集体与环境之间的平衡,适应分为同化和顺应。
同化是指有机体面对一个新的刺激情景时,把刺激整合到已有的图示或认知结构中。比如:先学习水果,再学习苹果,就不用改变对水果的认知,直接把苹果整合到对水果的认知当中。
顺应是指当有机体不能利用原有图示接受和解释新的刺激时,其认知结构发生改变来适应刺激的影响。比如:先学习水果,再学习榴莲,要想理解榴莲的概念,就需要改变原来对水果的认知,闻起来是香的是水果,闻起来是臭的也是水果,所以需要改变对水果的认知来接纳榴莲这个新概念。
个体通过同化和顺应达到机体和环境的平衡,如果失去了平衡,需要改变行为以重建平衡。个体在平衡与不平衡的交替中不断建构和完善认知结构,实现认知发展。所以,对于皮亚杰的建构主义发展观可以简单地归结为:
2019年吉林省教师招聘笔试备考:皮亚杰常考知识点汇总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皮亚杰认为认知发展是一种建构的过程,是在个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实现的,从而表现出按不变顺序相继出现的四个阶段。
感知运动阶段(0-2岁)
a通过感知觉和运动之间的关系来获得动作经验
b低级的行为图示
c获得客体永恒性(9-12个月)
前运算阶段(2-7岁)
a运用言语和较为抽象的符号代表所经历的事物
b泛灵论
c自我中心
d思维的不可逆性、刻板性
e尚未获得物体守恒的概念
具体运算阶段(7-11岁)
a获得物体守恒
b从具体事物中获得的表象进行逻辑思维,但还不能进行抽象思维
c获得思维的可逆性
d去集中化是具体运算阶段儿童思维成熟的大特征
形式运算阶段(11-16岁)
a思维以命题的形式进行的,并能发现命题之间的关系
b能够进行假设思维,采用逻辑推理、归纳或演绎的方式解决问题
c能够理解符号的意义、隐喻和直喻,思维发展接近成人水平
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代表人物:皮亚杰等)
1.知识观:动态性、情境性和学生的主动建构性
2.学生观:学生经验世界的丰富性和学生经验世界的差异性
3.学习观:主动建构性、社会互动性、情境性
4.教学观:促进学生知识经验“再生长”的过程
三.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对偶故事法)
1.前道德阶段(1-2岁):无任何道识阶段
2.他律道德阶段(2-8岁):这一时期又分为两个阶段:(1)自我中心阶段(2-5):特点是单向的,不可逆的自我中心主义。(2)阶段(5-8):以他律的、的服从为主要特征。
3.自律或合作道德阶段(8-11、12岁):以“平等的观念为主要特征,重视人行为的内在动机,以内在的标准判断道德行为的好坏。
4.公正道德阶段(11、12岁以后):开始出现“利他主义”。
真题展示:
1.“应当给学生提供具体的东西,以便他们发现自己的认知结构。”这一主张是由心理学家( )提出的。
A.奥苏伯尔 B.皮亚杰 C.斯金纳 D.布鲁纳
1.【答案】B。解析: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人的知识来源于动作,动作是感知的源泉和思维的基础。婴儿通过对物体的抓取、摆弄等动作获得关于物体的知识,从而认识物体。奥苏贝尔的有意义学习的实质是将新知识与已有知识建立起非人为(内在的)的和实质性(非字面)的联系。斯金纳认为学习实质上是一种反应概率上的变化,而强化是增强反应概率的手段。布鲁纳观点是学习的本质不是被动地形成刺激—反应的联结,而是主动的形成认知结构。学习者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主动地获取知识,并通过把新获得的知识和已有的认知结构联系起来,积极地建构其知识体系。
2.小丽根据他人的具体情况,以平等的标准,在同情,关心的基础上对学习和生活中的道德事件进行判断,根据皮亚杰的理论,小丽的道德发展属于( )。
A.自我中心阶段 B.阶段 C.可逆阶段 D.公正阶段
2.【答案】D。解析:公正阶段的儿童,基于公正感做出的判断已经不再是平等基础上的法定关系,而是人与人之间的道德关系。将规则同整个社会和人类利益联系起来,形成具有人类关心和同情心的深层品质。小霞在同情和关心的基础上对学生学习和生涯中的道德事件进行判断,已不是平等基础上的法定关系而是人与人之间的道德关系,具有关心和同情心的深层品质。
3.构建主义学习理论中,教师不是简单的知识呈现者,学生在头脑构建知识的过程中,教师要重视的是( )。
A.学生自己对各种现象的理解 B.呈现自己的经验背景
C.倾听学生们的看法 D.洞察学生们的想法由来
3.【答案】ABC。解析:由于知识的动态性和相对性以及学习的建构过程,教学不再是传递客观而确定的现成知识,而是学生原有的相关知识经验,促进知识经验的“生长”,促进学生的知识建构活动,以实现知识经验的重新组织,转换和改造。故此本题选择ABC。
4.皮亚杰关于认知发展阶段的论述中认为,在具体运算阶段的儿童认识特征是( )。
A.守恒概念的出现 B.理解和命题之间的关系
C.需要具体事物支持的逻辑思维 D.去自我中心主义
4.【答案】ACD。解析:皮亚杰认为认知发展是一种建构的过程,有顺序不变的四个阶段: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形式运算阶段。其中具体运算阶段的儿童特征是:获得守恒概念、能凭借具体事物或表象进行逻辑思维和群集运算,但没有抽象思维的能力。故此题选ACD。理解和命题之间的关系应为形式运算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