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管理专业商品学课程教学改革
商品学课程是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高职教育主要是服务于地方与行业经济的发展,各高职院校开办的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要求和方向也不尽相同,这就存在着对该课程进行必要的改革研究。佛山国际快递从分析当前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商品学课程教学存在的一些问题,结合实际和人才培养的需求提出一些教学改革的方法和途径。
1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商品学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1.1教师队伍青黄不接,师资匮乏问题突出
商品学曾经作为独立的学科,早在中国人民大学、哈尔滨商业大学等高校招生。如中国人民大学1951年商品学专业开始培养研究生,1964年开始培养商品学专业(商品实验教学)大专生,1978年开始培养商品学专业本科生,1979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该校多年来为我国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商品学人才。但是,从1993年国家教委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商品学被列入三级学科到现在商品学从国内招生专业目录里消失以来,商品学专业人才极度缺乏。商品学是一门自然科学、技术科学和经济管理科学的综合性、交叉性学科。由于国内商品学专业不再招生,导致年轻老师都不是商品学专业“科班”出身。由此出现了教师从一些类似商品学专业转行过来,甚至是由一些没有其他教学任务的老师改行来应付商品学课程教学。而原来商品学“科班”出身的老师即便在职,也都已经步入即将退休的年龄,由此造成了师资青黄不接的事实。如此严重的师资匮乏,是造成当前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商品学教学的大困难。
1.2教材更新速度慢,很难满足专业教学
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对商品学知识的需求,主要体现在商品质量养护方面。然而,目前针对高职物流管理专业较为适合的教材并不多,而且更新速度非常慢。教材知识滞后于教学,且缺乏商品学专业毕业的教师,使得教师在教学内容选取和教学知识点及其重、难点的把握不是很准确。针对高职学生教学的特点,在教学中不能太脱离教材教学,否则学生在书本上找不到相应的知识或知识点时,就会失去学习的方向,甚至会认为老师超出教学标准教学,因此,教材建设是高职教育的重点工程,教材选择也要慎重。
1.3学生基础相差较大,教学标准难以统一
不可否认的一个事实,就是当前高职学生的高中基础不一,学生对高中以往的知识掌握程度相差较大。有一部分学生在高中阶段对物理、化学、生物学、信息科学等就不是很感兴趣,才选择管理大类的物流管理专业。事实上,商品学涉及到物理、化学、生物学、材料科学、食品科学、纺织科学、信息科学、经济学、社会学、美学等众多学科。原本属于综合性、交叉性学科的商品学,在学习上要求学生对上述知识具备一定的基础。但由于一个班级的学生学习基础相差较大,使得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很难把握教学标准,更难做到统一。
1.4教学方式传统单一,学生学习兴趣不高
在教师资源不足、师资水平有限的前提下,加之教材编写工作更新不到位,以及教师本人的教学方式方法等诸多问题,导致实际教学方式过于单一。商品学是一门理论知识点丰富、实践动手能力强的课程。传统的课堂教学。是老师讲、学生听,或者教师口头举例解释某一知识点,也是仅仅通过教师的语言表达来描述,教学方式过于抽象,很难让学生在课堂上接受、消化。各学校商品学实践教学的资源缺乏,靠单纯的理论教学和课堂讲课的方式,给学生带来的就是枯燥乏味,提不起学习兴趣。
1.5考核方式欠缺灵活,难以激励学生学习
由于教学方式的单一性,直接导致对学生的考核还停留在试卷上,或是让学生写一篇课程小论文。不管是哪种考核方式,还是停留在过去传统意义上的期末检验性测试。没有采用过程考核和激励式考核,使得有些学生放松了平时的学习。有的学生到了期末考试之前临时抱佛脚,有的学生就直接从网络上复制、拼接文字完成任务。考核的目的是激励学生学习,或通过检验反映学生掌握知识点和技能的真实情况,现实的考核方式很难达到激励学生学习的目的。
2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商品学课程教学改革基本思路
课程是专业的基础,就犹如生物体与组织(器官)的关系,知识点可以类比细胞。生物体的每一组织(器官)都有其重要的功能,所有组织(器官)的功能综合起来,且按照一定的关系作用才能将生物体的特性准确的表达。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路也在于此。首先,要通过对市场、用人单位深入调研。调研市场、用人单位人才需求以及对人才在知识、技能、态度等各方面的需求期望和工作岗位对专业人才的需求要求。然后,根据对用人单位人才需求调研结果,组织专业老师、行业师傅、教育专家共同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要经过充分研讨,包括开设哪些课程,各课程理论、实践课时比例,各课程主要知识点及要达到的目标等。再根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组织专业教师开发撰写课程标准。课程标准是指导专业课程教学的指导性文件,主要包括教学内容的选取、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资源的使用、考核方式和考核途径等。后才是授课教师根据课程标准选择教材、精心备课,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充分利用信息化教学手段和各种教学资源,理实结合、理实一体展开教学。
文章来源:http://www.tak***/guoji/foshan/593.html
1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商品学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1.1教师队伍青黄不接,师资匮乏问题突出
商品学曾经作为独立的学科,早在中国人民大学、哈尔滨商业大学等高校招生。如中国人民大学1951年商品学专业开始培养研究生,1964年开始培养商品学专业(商品实验教学)大专生,1978年开始培养商品学专业本科生,1979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该校多年来为我国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商品学人才。但是,从1993年国家教委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商品学被列入三级学科到现在商品学从国内招生专业目录里消失以来,商品学专业人才极度缺乏。商品学是一门自然科学、技术科学和经济管理科学的综合性、交叉性学科。由于国内商品学专业不再招生,导致年轻老师都不是商品学专业“科班”出身。由此出现了教师从一些类似商品学专业转行过来,甚至是由一些没有其他教学任务的老师改行来应付商品学课程教学。而原来商品学“科班”出身的老师即便在职,也都已经步入即将退休的年龄,由此造成了师资青黄不接的事实。如此严重的师资匮乏,是造成当前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商品学教学的大困难。
1.2教材更新速度慢,很难满足专业教学
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对商品学知识的需求,主要体现在商品质量养护方面。然而,目前针对高职物流管理专业较为适合的教材并不多,而且更新速度非常慢。教材知识滞后于教学,且缺乏商品学专业毕业的教师,使得教师在教学内容选取和教学知识点及其重、难点的把握不是很准确。针对高职学生教学的特点,在教学中不能太脱离教材教学,否则学生在书本上找不到相应的知识或知识点时,就会失去学习的方向,甚至会认为老师超出教学标准教学,因此,教材建设是高职教育的重点工程,教材选择也要慎重。
1.3学生基础相差较大,教学标准难以统一
不可否认的一个事实,就是当前高职学生的高中基础不一,学生对高中以往的知识掌握程度相差较大。有一部分学生在高中阶段对物理、化学、生物学、信息科学等就不是很感兴趣,才选择管理大类的物流管理专业。事实上,商品学涉及到物理、化学、生物学、材料科学、食品科学、纺织科学、信息科学、经济学、社会学、美学等众多学科。原本属于综合性、交叉性学科的商品学,在学习上要求学生对上述知识具备一定的基础。但由于一个班级的学生学习基础相差较大,使得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很难把握教学标准,更难做到统一。
1.4教学方式传统单一,学生学习兴趣不高
在教师资源不足、师资水平有限的前提下,加之教材编写工作更新不到位,以及教师本人的教学方式方法等诸多问题,导致实际教学方式过于单一。商品学是一门理论知识点丰富、实践动手能力强的课程。传统的课堂教学。是老师讲、学生听,或者教师口头举例解释某一知识点,也是仅仅通过教师的语言表达来描述,教学方式过于抽象,很难让学生在课堂上接受、消化。各学校商品学实践教学的资源缺乏,靠单纯的理论教学和课堂讲课的方式,给学生带来的就是枯燥乏味,提不起学习兴趣。
1.5考核方式欠缺灵活,难以激励学生学习
由于教学方式的单一性,直接导致对学生的考核还停留在试卷上,或是让学生写一篇课程小论文。不管是哪种考核方式,还是停留在过去传统意义上的期末检验性测试。没有采用过程考核和激励式考核,使得有些学生放松了平时的学习。有的学生到了期末考试之前临时抱佛脚,有的学生就直接从网络上复制、拼接文字完成任务。考核的目的是激励学生学习,或通过检验反映学生掌握知识点和技能的真实情况,现实的考核方式很难达到激励学生学习的目的。
2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商品学课程教学改革基本思路
课程是专业的基础,就犹如生物体与组织(器官)的关系,知识点可以类比细胞。生物体的每一组织(器官)都有其重要的功能,所有组织(器官)的功能综合起来,且按照一定的关系作用才能将生物体的特性准确的表达。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路也在于此。首先,要通过对市场、用人单位深入调研。调研市场、用人单位人才需求以及对人才在知识、技能、态度等各方面的需求期望和工作岗位对专业人才的需求要求。然后,根据对用人单位人才需求调研结果,组织专业老师、行业师傅、教育专家共同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要经过充分研讨,包括开设哪些课程,各课程理论、实践课时比例,各课程主要知识点及要达到的目标等。再根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组织专业教师开发撰写课程标准。课程标准是指导专业课程教学的指导性文件,主要包括教学内容的选取、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资源的使用、考核方式和考核途径等。后才是授课教师根据课程标准选择教材、精心备课,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充分利用信息化教学手段和各种教学资源,理实结合、理实一体展开教学。
文章来源:http://www.tak***/guoji/foshan/5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