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弘义咏春拳馆介绍李小龙咏春寸拳发力原理
李小龙的成名绝技——老外揭秘咏春寸拳发力原理
这是一篇国外揭秘咏春拳的文章,因为老外的语言习惯和思维逻辑差异问题导致很多我们国人耳熟能详的专业术语反而让他们说的晦涩难懂,而且有一些错误的地方,所以我花了很多时间给切换过来。非常值得一看,看看从老外的角度对咏春的剖析,要学好拳就应该以这种严谨、求真的态度去对待。 ——深圳弘义咏春拳馆 2021 年4月 9日
李小龙常常因为在20厘米左右用拳将对手打倒在地而赢得观众与学员们的喝彩,许多年来,一些武林人士也试着去演练这一技术,他们之中有成功者,也有失败者。寸拳的秘密已经存在了上百年,这种技术是 具有使用价值的中国武术体系中拳理论的一个部分,它叫咏春拳。
中心线
咏春拳的力量来源于拳手的脚下和穿过身体的中心线,拳手表面的中心线在拳手身前,它是一条假想线,起于拳手头顶中间部位,然后,由身体中间穿行至阴部。
由于咏春拳的发力基于身体的中心线,这就有利于拳手出拳力量直接来源于拳手身体背部的大肌肉群,这种发力方式与那些力量来源于腰与臂部肌肉的武术体系形成鲜明对比。
咏春拳斗士开始出拳时,他的肘部一直都在寻求身体的中心线。当肘部寻找到自己身体的中心线后,拳手打出的拳能直接击中要害,这是因为身体与手臂在一条直线上的冲拳能产生令人意想不到的强大力量。
卡尔·派克说:“咏春拳出拳时要放松自己,手臂像一根弹簧一样。”卡尔·派克是咏春拳教练,“出拳时,要充分利用送胯蹬地的反作用力,前臂和拳头则是很放松的。肌肉与脑神经紧张会影响出拳的速度与威力。”
姿势与步法
力量源于拳手的姿势。咏春拳的姿势平稳,人不过宽取式(一般两脚之间距离与两肩的距离相一致),但是,拳手出拳的 强力量来源于拳手的腰腿上。
咏春拳格斗式成三角形。两脚稍微内钳,身体靠后正面对敌。当拳手前进时,拳手的前脚前跨,后脚则拖步向前,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使拳手在整个打斗过程中保持一个重心在后的姿势,这种姿势有利于拳手进攻对手。拳手的原动力与拳力就产生于这种向前移动的脚法中。脚步移动时所做的冲拳产生的力量要远远超过原地出拳的拳力。
咏春拳手也常使用没有禁封的腿发出踢击动作。使用踢击动作时,拳手利用踢腿向前下落的惯性带动后脚。咏春拳的每一个踢击同时要配合拳的出击也很重要,因为,每一个脚的踢击动作都有助于拳手的双手打击动作,并且可以增加拳手出拳的力度。
李小龙的成名绝技——老外揭秘咏春寸拳发力原理
1970年欢乐今宵节目李小龙展示寸拳
抖腕之力
寸劲除了放松出拳、 后一瞬间绷紧肌肉、把力量集中在一点爆发出来外,还有很重要的一个窍门,就是“抖腕”。
李小龙的寸劲源自咏春拳,而咏春拳特别重视抖腕产生的“肘底劲”,方法是采用立拳(出拳时拳眼向上,手臂不扭转),手腕放松,在击中目标的刹那,手腕用力拧紧,以中指、无名指和小指这三个指头的拳面打击目标,这样力量会比不抖腕的普通出拳大很多。
这种发力的优点是显而易见的。抖腕之力发出,拳手的身体在瞬间成静态,而抖腕所发之力被送入指关节进而触及打击目标。之所以这样做是为了拳手将冲拳时所发的全部力量暂时“贮存”,然后,再将全部力量反弹于进攻目标之上。
(其实就是肘底劲并配合腰马发劲)
闪击拳(其实就是连环日字冲拳)
派克说,“99%的打斗情景都要求拳手连续不断地出拳而不是出一拳就能结束战斗。咏春斗士艰苦的训练保证了他们进攻技术的发展,咏春拳手要进行快速的出拳以达到 佳效果,拳手头脑冷静而反应敏捷,他的发力就会平滑而强劲。”与单一的出拳和抑制的情绪相比,连续的出拳更有威力。
咏春拳手出拳之前不禁固每一个动作,因此;他们有快速的进攻能力。又因为咏春拳手有假设的身体中心线,他们很容易使用简单的发力来制服对方。
咏春拳手一旦调整好中心线,他就可以开始他的闪击拳。拳手每一次出拳都不要放弃将力量源于身体中心线的原则,这样,拳手连续的冲拳就会以 快的速度滚动向前,直击对手的要害部分。
与空手道和拳击对比
袭击之前,空手道斗士不去禁闭每一个拳击,今天的空手道斗士总是在整个打斗过程中都举抬两手,而空手道斗士的身体也总是控制成一个极端的侧面位置,因此,空手道斗士更多地使用背拳与交叉拳,这种技术与咏春拳是有区别的,除去这些,三者出拳的动作也不一致,空手道斗士与拳击手都出平拳,而咏春拳手用立拳或竖拳,这两种出拳方式各有所长。
空手道因其打击距离远,打击的拳头力量很强,但是,因拳头与打击目标相距较远,其速度相对地要慢。空手道者出拳时拳头扭转还能给对手造成极大伤害,但是,也有一些专家认为,扭转拳头的动作容易损伤拳手自己的腕关节。
因为空手道与拳击的出拳不依靠于自己身体的中心线,其出拳范围要大于咏春拳,这一技术的弱点是两体系的拳手不能全面地保护自己身体。
派克说,“咏春拳的手法是在极近的范围内完成的,而空手道者与拳击手则很少在近距离范围内与对手打斗。
击阻并进(其实就是攻防同时)
早期的咏春拳强调拳手要及早控制自己与对手之间的中心线,其目的是为了“挤出”对手所出之拳。
比如有这么一种情况,两拳手在同一时间出拳,其中一人将其肘部及所出之拳挤进中心线,而另一拳手出拳时可能要稍稍偏离中心线,那么,位拳手在出第二拳时,就可顺利地占有二人之间的中心线,而第二位拳手在这时就完全离开了中以线轨道,事实上,当第二位拳手出一个偏离二人中心线的冲拳后,位拳手会随之占有中心线并以正确方法击拳阻截对手。
现在,第二位拳手不得不进行迂回攻击,而两手之间 短的袭击距离则是中心线。依靠二人之间的中心线,咏春拳手用直拳袭击对手,而且拳手无需使用较大的身体幅度就可破坏对手的进攻。
第三种类型的阻击使用技术是拳手对双臂的应用。拳手可以一只手出拳以自己对手身体中心线上的阻碍物,另一手将在中心线上出拳攻击对手(外门压桥打法)。
派克说,“攻防同时使对手失去了主动进攻的权利,也将不利转移给对手,而这时的咏春斗士是主动进攻的地位。”
李小龙倍受人们推崇的原因,不仅是因为他高超的咏春拳技,也是因为他是中心线出拳的大师。李小龙通过大范围地综合空手道、拳击和其它多种的武术体系的技术而使自己的武艺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李小龙在世时,他从不厌倦地使用他那引以为荣的“将对手打倒在地的”咏春寸拳
这是一篇国外揭秘咏春拳的文章,因为老外的语言习惯和思维逻辑差异问题导致很多我们国人耳熟能详的专业术语反而让他们说的晦涩难懂,而且有一些错误的地方,所以我花了很多时间给切换过来。非常值得一看,看看从老外的角度对咏春的剖析,要学好拳就应该以这种严谨、求真的态度去对待。 ——深圳弘义咏春拳馆 2021 年4月 9日
李小龙常常因为在20厘米左右用拳将对手打倒在地而赢得观众与学员们的喝彩,许多年来,一些武林人士也试着去演练这一技术,他们之中有成功者,也有失败者。寸拳的秘密已经存在了上百年,这种技术是 具有使用价值的中国武术体系中拳理论的一个部分,它叫咏春拳。
中心线
咏春拳的力量来源于拳手的脚下和穿过身体的中心线,拳手表面的中心线在拳手身前,它是一条假想线,起于拳手头顶中间部位,然后,由身体中间穿行至阴部。
由于咏春拳的发力基于身体的中心线,这就有利于拳手出拳力量直接来源于拳手身体背部的大肌肉群,这种发力方式与那些力量来源于腰与臂部肌肉的武术体系形成鲜明对比。
咏春拳斗士开始出拳时,他的肘部一直都在寻求身体的中心线。当肘部寻找到自己身体的中心线后,拳手打出的拳能直接击中要害,这是因为身体与手臂在一条直线上的冲拳能产生令人意想不到的强大力量。
卡尔·派克说:“咏春拳出拳时要放松自己,手臂像一根弹簧一样。”卡尔·派克是咏春拳教练,“出拳时,要充分利用送胯蹬地的反作用力,前臂和拳头则是很放松的。肌肉与脑神经紧张会影响出拳的速度与威力。”
姿势与步法
力量源于拳手的姿势。咏春拳的姿势平稳,人不过宽取式(一般两脚之间距离与两肩的距离相一致),但是,拳手出拳的 强力量来源于拳手的腰腿上。
咏春拳格斗式成三角形。两脚稍微内钳,身体靠后正面对敌。当拳手前进时,拳手的前脚前跨,后脚则拖步向前,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使拳手在整个打斗过程中保持一个重心在后的姿势,这种姿势有利于拳手进攻对手。拳手的原动力与拳力就产生于这种向前移动的脚法中。脚步移动时所做的冲拳产生的力量要远远超过原地出拳的拳力。
咏春拳手也常使用没有禁封的腿发出踢击动作。使用踢击动作时,拳手利用踢腿向前下落的惯性带动后脚。咏春拳的每一个踢击同时要配合拳的出击也很重要,因为,每一个脚的踢击动作都有助于拳手的双手打击动作,并且可以增加拳手出拳的力度。
李小龙的成名绝技——老外揭秘咏春寸拳发力原理
1970年欢乐今宵节目李小龙展示寸拳
抖腕之力
寸劲除了放松出拳、 后一瞬间绷紧肌肉、把力量集中在一点爆发出来外,还有很重要的一个窍门,就是“抖腕”。
李小龙的寸劲源自咏春拳,而咏春拳特别重视抖腕产生的“肘底劲”,方法是采用立拳(出拳时拳眼向上,手臂不扭转),手腕放松,在击中目标的刹那,手腕用力拧紧,以中指、无名指和小指这三个指头的拳面打击目标,这样力量会比不抖腕的普通出拳大很多。
这种发力的优点是显而易见的。抖腕之力发出,拳手的身体在瞬间成静态,而抖腕所发之力被送入指关节进而触及打击目标。之所以这样做是为了拳手将冲拳时所发的全部力量暂时“贮存”,然后,再将全部力量反弹于进攻目标之上。
(其实就是肘底劲并配合腰马发劲)
闪击拳(其实就是连环日字冲拳)
派克说,“99%的打斗情景都要求拳手连续不断地出拳而不是出一拳就能结束战斗。咏春斗士艰苦的训练保证了他们进攻技术的发展,咏春拳手要进行快速的出拳以达到 佳效果,拳手头脑冷静而反应敏捷,他的发力就会平滑而强劲。”与单一的出拳和抑制的情绪相比,连续的出拳更有威力。
咏春拳手出拳之前不禁固每一个动作,因此;他们有快速的进攻能力。又因为咏春拳手有假设的身体中心线,他们很容易使用简单的发力来制服对方。
咏春拳手一旦调整好中心线,他就可以开始他的闪击拳。拳手每一次出拳都不要放弃将力量源于身体中心线的原则,这样,拳手连续的冲拳就会以 快的速度滚动向前,直击对手的要害部分。
与空手道和拳击对比
袭击之前,空手道斗士不去禁闭每一个拳击,今天的空手道斗士总是在整个打斗过程中都举抬两手,而空手道斗士的身体也总是控制成一个极端的侧面位置,因此,空手道斗士更多地使用背拳与交叉拳,这种技术与咏春拳是有区别的,除去这些,三者出拳的动作也不一致,空手道斗士与拳击手都出平拳,而咏春拳手用立拳或竖拳,这两种出拳方式各有所长。
空手道因其打击距离远,打击的拳头力量很强,但是,因拳头与打击目标相距较远,其速度相对地要慢。空手道者出拳时拳头扭转还能给对手造成极大伤害,但是,也有一些专家认为,扭转拳头的动作容易损伤拳手自己的腕关节。
因为空手道与拳击的出拳不依靠于自己身体的中心线,其出拳范围要大于咏春拳,这一技术的弱点是两体系的拳手不能全面地保护自己身体。
派克说,“咏春拳的手法是在极近的范围内完成的,而空手道者与拳击手则很少在近距离范围内与对手打斗。
击阻并进(其实就是攻防同时)
早期的咏春拳强调拳手要及早控制自己与对手之间的中心线,其目的是为了“挤出”对手所出之拳。
比如有这么一种情况,两拳手在同一时间出拳,其中一人将其肘部及所出之拳挤进中心线,而另一拳手出拳时可能要稍稍偏离中心线,那么,位拳手在出第二拳时,就可顺利地占有二人之间的中心线,而第二位拳手在这时就完全离开了中以线轨道,事实上,当第二位拳手出一个偏离二人中心线的冲拳后,位拳手会随之占有中心线并以正确方法击拳阻截对手。
现在,第二位拳手不得不进行迂回攻击,而两手之间 短的袭击距离则是中心线。依靠二人之间的中心线,咏春拳手用直拳袭击对手,而且拳手无需使用较大的身体幅度就可破坏对手的进攻。
第三种类型的阻击使用技术是拳手对双臂的应用。拳手可以一只手出拳以自己对手身体中心线上的阻碍物,另一手将在中心线上出拳攻击对手(外门压桥打法)。
派克说,“攻防同时使对手失去了主动进攻的权利,也将不利转移给对手,而这时的咏春斗士是主动进攻的地位。”
李小龙倍受人们推崇的原因,不仅是因为他高超的咏春拳技,也是因为他是中心线出拳的大师。李小龙通过大范围地综合空手道、拳击和其它多种的武术体系的技术而使自己的武艺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李小龙在世时,他从不厌倦地使用他那引以为荣的“将对手打倒在地的”咏春寸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