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市场新机遇 国内原油期货火热招商中
诚招上交所期货代理,vx:1335570*2317,联系人:吴经理,企鹅:2821754087,返佣条件75-88,另
外可开期货实盘,可交易中国四大期货交易所。
3月26日上午8:30,中国海油所属中海石油化工进出口有限公司(下称海油进出口)原油部办公室,交易员王君伟已端坐在电脑前进入“战备状态”。
还有半小时,中国原油期货将正式在上海国际能源交易中心挂牌交易。
8:55,集合竞价开始。王君伟输入交易指令,进行品种为中质含硫油的首批中国原油期货交易操作。市场风险控制人员现场实时监控,公司相关负责人全程跟踪。大家围在王君伟身边,紧盯屏幕上的盘位动向,屏气凝神,静候首单的诞生。
8:59前,王君伟完成全部操作。交易系统在一分钟内撮合交易。
9:00,上海国际能源交易中心鸣锣开市。
“全部成交1紧张的气氛瞬间烟消云散。随着海油进出口报价的买单与卖单全部成交,中国海油成为当天参与集合竞价达成首批交易的企业。
至此,历经三年前期准备和多次模拟演练,海油进出口终于在中国原油期货上市当日顺利完成首单交易,中国海油原油贸易业务国际化水平再上台阶。
先锋队与集团军
中国原油期货从酝酿到正式落地历经多年。2012年,我国正式启动原油期货市场筹备工作。作为中国原油期货上市推进工作组和原油期货标的与交割研究小组成员,海油进出口一直密切关注原油期货上市的进展情况。
2015年1月,海油进出口获准先行在上海国际能源交易中心获取非期货会员席位,待时机成熟再进场交易。此后,海油进出口便积极筹备相关工作,由跨部门人员组成的原油期货工作小组随即成立。
现代金融是一场看不见硝烟的战争。需要大量资金投入的原油期货市场算得上战争中的高地。面对中国原油期货这块新开辟的战场,除了按照规定完成各种必需的手续、提交必要的材料之外,更重要的是根据新的游戏规则规范公司内部流程和操作方案,制订合适的交易策略,防范风险。
为此,三年多的时间里,海油进出口领导几次带队赴上海国际能源交易中心及相关银行,与专业人员沟通交流;原油期货工作小组多次组织研究、学习;公司的五位结算交割员一次性通过结算交割员证书考试。
如果说原油期货工作小组是先锋队,那么其身后还有一支强大的集团军。相关业务部门积极调研如何利用上海原油期货做强做优原油贸易,不断探索与系统内炼厂等单位在原油期货领域的合作机会;风险控制部门借鉴海外套期保值业务管理经验,在正式交易前结合模拟演练情况,为正式交易后防范市场风险做好预案;财务部有效配合各种费用、资金的划入与调拨;信息岗人员为保证交易当天操作零失误,时间引入中国原油期货仿真交易系统,积极开展内部交易环境测试和接线准备工作。正式交易前,以原油部为主力,在风控部和财务部的有力配合下,海油进出口七次参与上海期货交易所组织的系统演练,确保在正式交易前完全熟悉交易的各项流程。
然而,熟悉交易规则和流程只是入市的一个方面,交易的方向、价格、数量等也是决定公司能否从期货交易中获利的重要因素。据海油进出口原油部首席经济师佘建跃介绍,为制订交易策略和方案,原油部交易员与中联油、中联化、中化集团等同行积极开展交流,从利用中国原油期货开展贸易、优化中东原油采购和销售、优化炼厂计价结构、开展库存套保、运用仓单盘活库存等角度制订了初期交易方案。公司领导班子多次听取方案汇报,进行专题讨论,终做出部署。
诚如海油进出口党委副书记刘俊山所言:“三年磨一剑,才保证公司终能在上市当日利剑出鞘。”
价格砝码和改革助力
“中国版”原油期货上市,对于石油行业来说具有里程碑意义。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中国版原油期货的落地可视为对此的重要体现。
“完成首单交易是中国海油在中国原油期货市场打出的枪,是万里长征迈出的关键一步。”海油进出口董事长、党委书记兼总经理刘松说,“尽管海油进出口已有多年在境外原油衍生品市场交易的经验,但刚刚破茧而生的中国原油期货市场对我们来说依然是机遇与挑战并存。”
近年来,我国经济规模和石油需求快速增长,2017年我国进口原油4.2亿吨,超越美国成为全球大原油进口国,年石油需求增加量占到世界总需求增加量的1/3以上。但目前在国际原油贸易体系中发挥主导作用的布伦特原油期货和WTI原油期货,分别反映的是欧洲和美国市场的供需情况,还没有能够直接反映我国和亚太地区原油供需情况的期货价格。我国推出原油期货的主要目的就是谋求建立合理的世界石油贸易新秩序,增强亚太地区在国际石油市场中的话语权,从而进一步保障国家的能源安全。
未来,国际能源定价体系很可能呈现中国原油期货、布伦特原油期货、WTI原油期货以及Oman原油期货多足鼎立的格局。海油进出口积极参与国内原油期货交易,既是落实国家战略的具体实践,也将有利于提升中国海油未来在国内外能源市场价格体系中的影响力。
发展我国的原油期货市场,除了有助于形成更完整的国际石油贸易格局之外,国家也有意通过原油期货倒逼国内价格机制和流动机制改革,推动和完善我国能源流通体制和价格形成机制的市朝进程。
一个成功的期货品种关键在于有现货市场支撑,而我国目前的国内原油现货市场存在参与主体有限、原油贸易流通受限、市朝程度不高等短板。中国原油期货的落地将有利于完善我国的石油市场体系,使现货市惩期货市场相互关联,充分发挥期货市场的价格发现功能,从而促进资源有效配置和产业长期健康发展。
为使更多企业参与到中国原油的现货和期货市场交易中,2015年下半年,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和商务部开始向符合资质的地方炼油企业放开进口原油使用权和进口权。到2017年,共有35家地方炼厂获得了使用进口原油的资质,使用权配额超过1亿吨,其中16家同时获得了非国营贸易进口资质。
原油进口权和原油进口使用权放开以后,国内原油市场参与主体会越来越多,这对增加流动性、实现期货价格发现的功能非常有利。与此同时,国内进口原油的渠道会更加丰富,而竞争也会更加激烈。
中国海油作为目前重要的国内原油供应商,应充分利用好国内期货工具,积极参与国内外市场竞争,为公司在未来的市场竞争格局中打下基矗
在积极把握机遇的同时,海油进出口参与中国原油期货交易也面临着主客观因素带来的挑战与风险。
首先,由于期货合约设计受进口原油政策的限制,以及原油期货具有较高的资金门槛,很多潜在交易者还处于观望状态。期货交易参与者中,既需要资产管理公司和产业界石油公司、油品消费客户、石油贸易公司这样的以资产对冲、实货纸货和套期保值为交易目的的参与者,也需要资产投资、单纯以期货投机为交易目的的参与者。如果缺乏高流动性的市场参与,将影响合约的生存和发展。
其次,在交易流动性不确定的情况下,期货合约的价格波动很可能偏离标的原油的真实价值,这将使合约无法实现价格发现这一基本的功能。对于石油公司而言,其应用性也就将大打折扣,甚至在套期保值应用中带来很大的基差风险。
再次,在资源获取方面,由于目前的可交割实货品种包括了众多品质原油,而不同品质原油之间的价差采取的是固定贴水。通常情况下,中东不同品质的原油的价格贴水是变动的,这样就可能出现交割获取的原油品种并不是所需要的品种。
应对市场价格波动的新工具
凡事都有两面性,机遇与风险从来都如影随形。对于长年奋战在贸易业务一线的人来说,每一次出手都是反复权衡机遇与风险的结果。
尤其是近几年,国际原油价格剧烈波动,对石油相关行业和企业的生产经营造成了很大影响。简单测算,国际原油价格每波动1美元/桶,我国的原油进口成本将会变动约30亿美元,相关企业风险敞口巨大。
为此,海油进出口在国内原油、成品油贸易中,经常利用期货和纸货工具套期保值,以规避价格风险,锁定贸易利润。
在缺乏国内原油期货工具的情况下,公司只能利用境外原油期货或其他金融衍生工具开展套期保值。而利用境外期货工具套期保值,实货和纸货的盈亏由于受到管制的限制,无法在业务当期对冲完结,存在境外预付或者盈利挂账等财务问题。中国原油期货的推出,使企业多了一个应对市场价格波动的新工具。国内业务产生的套期保值需求可以利用国内期货进行操作,从而解决了境内外公司之间频繁挂账的财务问题。
“上海原油期货是海油进出口打造国内套期保值平台的一个重要板块。”海油进出口副总经理姚军说,公司目前建立的以套期保值为目的的期货交易管理体系已经稳健运行,利用好中国原油期货工具,公司可以进一步为中国海油系统内的企业提供价格风险管理服务。此外,公司还可以为系统外的油品经营客户开展代理套期保值业务,进而开发出新的贸易业务。
在实货交割方面,目前中国原油期货合约的可交割原油品种有Oman原油、巴士拉原油等来自中东的原油。根据中国原油期货的实货交割规则开展期现,将提供一种新的经营手段。由于交易所有严格的保证金制度,可以更好地避免信用违约风险。
从近年来的政策动态不难看出,国家对原油市场开放持肯定态度。中国原油期货的落地,很可能改变国内现行的原油贸易体制。未来,国内原油贸易市场将是一个开放的市常届时,众多国内客户将可能利用期货交割作为采购资源的手段。因此,积极参与国内原油期货,可为海油进出口在未来参与国内原油贸易、谋求国内原油市场份额打下坚实基矗
外可开期货实盘,可交易中国四大期货交易所。
3月26日上午8:30,中国海油所属中海石油化工进出口有限公司(下称海油进出口)原油部办公室,交易员王君伟已端坐在电脑前进入“战备状态”。
还有半小时,中国原油期货将正式在上海国际能源交易中心挂牌交易。
8:55,集合竞价开始。王君伟输入交易指令,进行品种为中质含硫油的首批中国原油期货交易操作。市场风险控制人员现场实时监控,公司相关负责人全程跟踪。大家围在王君伟身边,紧盯屏幕上的盘位动向,屏气凝神,静候首单的诞生。
8:59前,王君伟完成全部操作。交易系统在一分钟内撮合交易。
9:00,上海国际能源交易中心鸣锣开市。
“全部成交1紧张的气氛瞬间烟消云散。随着海油进出口报价的买单与卖单全部成交,中国海油成为当天参与集合竞价达成首批交易的企业。
至此,历经三年前期准备和多次模拟演练,海油进出口终于在中国原油期货上市当日顺利完成首单交易,中国海油原油贸易业务国际化水平再上台阶。
先锋队与集团军
中国原油期货从酝酿到正式落地历经多年。2012年,我国正式启动原油期货市场筹备工作。作为中国原油期货上市推进工作组和原油期货标的与交割研究小组成员,海油进出口一直密切关注原油期货上市的进展情况。
2015年1月,海油进出口获准先行在上海国际能源交易中心获取非期货会员席位,待时机成熟再进场交易。此后,海油进出口便积极筹备相关工作,由跨部门人员组成的原油期货工作小组随即成立。
现代金融是一场看不见硝烟的战争。需要大量资金投入的原油期货市场算得上战争中的高地。面对中国原油期货这块新开辟的战场,除了按照规定完成各种必需的手续、提交必要的材料之外,更重要的是根据新的游戏规则规范公司内部流程和操作方案,制订合适的交易策略,防范风险。
为此,三年多的时间里,海油进出口领导几次带队赴上海国际能源交易中心及相关银行,与专业人员沟通交流;原油期货工作小组多次组织研究、学习;公司的五位结算交割员一次性通过结算交割员证书考试。
如果说原油期货工作小组是先锋队,那么其身后还有一支强大的集团军。相关业务部门积极调研如何利用上海原油期货做强做优原油贸易,不断探索与系统内炼厂等单位在原油期货领域的合作机会;风险控制部门借鉴海外套期保值业务管理经验,在正式交易前结合模拟演练情况,为正式交易后防范市场风险做好预案;财务部有效配合各种费用、资金的划入与调拨;信息岗人员为保证交易当天操作零失误,时间引入中国原油期货仿真交易系统,积极开展内部交易环境测试和接线准备工作。正式交易前,以原油部为主力,在风控部和财务部的有力配合下,海油进出口七次参与上海期货交易所组织的系统演练,确保在正式交易前完全熟悉交易的各项流程。
然而,熟悉交易规则和流程只是入市的一个方面,交易的方向、价格、数量等也是决定公司能否从期货交易中获利的重要因素。据海油进出口原油部首席经济师佘建跃介绍,为制订交易策略和方案,原油部交易员与中联油、中联化、中化集团等同行积极开展交流,从利用中国原油期货开展贸易、优化中东原油采购和销售、优化炼厂计价结构、开展库存套保、运用仓单盘活库存等角度制订了初期交易方案。公司领导班子多次听取方案汇报,进行专题讨论,终做出部署。
诚如海油进出口党委副书记刘俊山所言:“三年磨一剑,才保证公司终能在上市当日利剑出鞘。”
价格砝码和改革助力
“中国版”原油期货上市,对于石油行业来说具有里程碑意义。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中国版原油期货的落地可视为对此的重要体现。
“完成首单交易是中国海油在中国原油期货市场打出的枪,是万里长征迈出的关键一步。”海油进出口董事长、党委书记兼总经理刘松说,“尽管海油进出口已有多年在境外原油衍生品市场交易的经验,但刚刚破茧而生的中国原油期货市场对我们来说依然是机遇与挑战并存。”
近年来,我国经济规模和石油需求快速增长,2017年我国进口原油4.2亿吨,超越美国成为全球大原油进口国,年石油需求增加量占到世界总需求增加量的1/3以上。但目前在国际原油贸易体系中发挥主导作用的布伦特原油期货和WTI原油期货,分别反映的是欧洲和美国市场的供需情况,还没有能够直接反映我国和亚太地区原油供需情况的期货价格。我国推出原油期货的主要目的就是谋求建立合理的世界石油贸易新秩序,增强亚太地区在国际石油市场中的话语权,从而进一步保障国家的能源安全。
未来,国际能源定价体系很可能呈现中国原油期货、布伦特原油期货、WTI原油期货以及Oman原油期货多足鼎立的格局。海油进出口积极参与国内原油期货交易,既是落实国家战略的具体实践,也将有利于提升中国海油未来在国内外能源市场价格体系中的影响力。
发展我国的原油期货市场,除了有助于形成更完整的国际石油贸易格局之外,国家也有意通过原油期货倒逼国内价格机制和流动机制改革,推动和完善我国能源流通体制和价格形成机制的市朝进程。
一个成功的期货品种关键在于有现货市场支撑,而我国目前的国内原油现货市场存在参与主体有限、原油贸易流通受限、市朝程度不高等短板。中国原油期货的落地将有利于完善我国的石油市场体系,使现货市惩期货市场相互关联,充分发挥期货市场的价格发现功能,从而促进资源有效配置和产业长期健康发展。
为使更多企业参与到中国原油的现货和期货市场交易中,2015年下半年,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和商务部开始向符合资质的地方炼油企业放开进口原油使用权和进口权。到2017年,共有35家地方炼厂获得了使用进口原油的资质,使用权配额超过1亿吨,其中16家同时获得了非国营贸易进口资质。
原油进口权和原油进口使用权放开以后,国内原油市场参与主体会越来越多,这对增加流动性、实现期货价格发现的功能非常有利。与此同时,国内进口原油的渠道会更加丰富,而竞争也会更加激烈。
中国海油作为目前重要的国内原油供应商,应充分利用好国内期货工具,积极参与国内外市场竞争,为公司在未来的市场竞争格局中打下基矗
在积极把握机遇的同时,海油进出口参与中国原油期货交易也面临着主客观因素带来的挑战与风险。
首先,由于期货合约设计受进口原油政策的限制,以及原油期货具有较高的资金门槛,很多潜在交易者还处于观望状态。期货交易参与者中,既需要资产管理公司和产业界石油公司、油品消费客户、石油贸易公司这样的以资产对冲、实货纸货和套期保值为交易目的的参与者,也需要资产投资、单纯以期货投机为交易目的的参与者。如果缺乏高流动性的市场参与,将影响合约的生存和发展。
其次,在交易流动性不确定的情况下,期货合约的价格波动很可能偏离标的原油的真实价值,这将使合约无法实现价格发现这一基本的功能。对于石油公司而言,其应用性也就将大打折扣,甚至在套期保值应用中带来很大的基差风险。
再次,在资源获取方面,由于目前的可交割实货品种包括了众多品质原油,而不同品质原油之间的价差采取的是固定贴水。通常情况下,中东不同品质的原油的价格贴水是变动的,这样就可能出现交割获取的原油品种并不是所需要的品种。
应对市场价格波动的新工具
凡事都有两面性,机遇与风险从来都如影随形。对于长年奋战在贸易业务一线的人来说,每一次出手都是反复权衡机遇与风险的结果。
尤其是近几年,国际原油价格剧烈波动,对石油相关行业和企业的生产经营造成了很大影响。简单测算,国际原油价格每波动1美元/桶,我国的原油进口成本将会变动约30亿美元,相关企业风险敞口巨大。
为此,海油进出口在国内原油、成品油贸易中,经常利用期货和纸货工具套期保值,以规避价格风险,锁定贸易利润。
在缺乏国内原油期货工具的情况下,公司只能利用境外原油期货或其他金融衍生工具开展套期保值。而利用境外期货工具套期保值,实货和纸货的盈亏由于受到管制的限制,无法在业务当期对冲完结,存在境外预付或者盈利挂账等财务问题。中国原油期货的推出,使企业多了一个应对市场价格波动的新工具。国内业务产生的套期保值需求可以利用国内期货进行操作,从而解决了境内外公司之间频繁挂账的财务问题。
“上海原油期货是海油进出口打造国内套期保值平台的一个重要板块。”海油进出口副总经理姚军说,公司目前建立的以套期保值为目的的期货交易管理体系已经稳健运行,利用好中国原油期货工具,公司可以进一步为中国海油系统内的企业提供价格风险管理服务。此外,公司还可以为系统外的油品经营客户开展代理套期保值业务,进而开发出新的贸易业务。
在实货交割方面,目前中国原油期货合约的可交割原油品种有Oman原油、巴士拉原油等来自中东的原油。根据中国原油期货的实货交割规则开展期现,将提供一种新的经营手段。由于交易所有严格的保证金制度,可以更好地避免信用违约风险。
从近年来的政策动态不难看出,国家对原油市场开放持肯定态度。中国原油期货的落地,很可能改变国内现行的原油贸易体制。未来,国内原油贸易市场将是一个开放的市常届时,众多国内客户将可能利用期货交割作为采购资源的手段。因此,积极参与国内原油期货,可为海油进出口在未来参与国内原油贸易、谋求国内原油市场份额打下坚实基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