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流行舞培训舞耀舞团各种舞蹈教学欢迎前来咨询体验
原来瑶族一般对两端蒙皮的不同蜂腰长鼓统称为“长鼓”,但从古代流传下来的“长鼓”有两种,一种是体型肥硕而笨重的长鼓,被山里瑶民称为“母鼓”,而体型细瘦、轻巧,可边敲边舞的长鼓被称为“公鼓”。“母鼓”因鼓面大容易受潮疲软,使用前通过晒干涂抹在鼓面的黄泥来绷紧鼓皮,久而久之“母鼓”便落下了“黄泥鼓”的俗称。而“公鼓”因鼓面小不用抹黄泥,太阳晒晒也就行了。为祭祀活动担任伴奏的锣、鼓、镲等乐器的突然齐鸣宣布了祭祀活动的正式开始。首先,分别身挎“母鼓”和“公鼓”的五名师公,在“母鼓”率领下敲击着不同音色的长鼓,穿过“阳门”向祭祀“圣地”鱼贯而来。他们围绕供桌敲奏几圈后,四面“公鼓”开始围绕“母鼓”众星捧月般地跳起庄重而古拙的《长鼓舞》。手持“公鼓”的四位师公边翻转击鼓,边往返穿插地表演着跨步跳跃、涮腰弓背、旋转退进等动作幅度大、跳跃性强,令人眼花缭乱的各种舞步。“公鼓”造型的轻巧灵便是形成《长鼓舞》舞姿灵活多变、刚柔相济的关键,也是成为今日舞台上《长鼓舞》的表演形式。相形之下,“母鼓”由于鼓身硕大笨重难于起舞,让人会感到它在舞蹈中的作用只是敲打节奏,却很少有人去注意两种鼓的敲打方法。但只要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公鼓”是用两手的指、掌以不同的节奏和速度在两端鼓皮上进行敲击,奏出清脆响亮的悦耳高音;而“母鼓”则是右手持薄竹片、左手以掌在两端鼓皮上轮翻敲打,奏出不同音色洪亮、厚重的低音。不同音色、音高和节奏的鼓乐在山谷的回荡与共鸣,形成了一部无限广阔、厚重,笼罩着整个大瑶山的神和人的“山林交响鼓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