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

点击搜索

发布

学少儿编程以后只能是码农吗

如今的编程热,让广大家长纷纷热衷给孩子报学编程。教​‌‌育部也建议,广大中小学应该开设编程课,信息科学教师努力提高教学能力,将推出统一的编程教材,在中小学中进行推广。

不过对于编程,由于不少家长对编程的认知不够,所以很多家长认为,孩子以后又不是要当程序员,没必要学习编程?

这里想告诉各位家长,学编程不等于一定要当程序员,就像孩子学钢琴、书法、足球等,但不等于他以后要当音乐家、书法家或运动员一样。少儿编程教育培养的是孩子编程的思维方式。

那少儿编程是如何做到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

1、分解思维

首当其冲的当然是:将复杂、庞大的问题分解成几个小问题分别解决的思维路径。

我们可以用一个生活中常见的场景——做饭来举这个例子,我们可以先将活动分解成“买菜”“洗菜”“做菜”三个任务来分别解决,而其实每一个小任务又可以进一步分解成不同的小任务来解决。层层递进下来将每一个小任务都解决好了以后,“做饭”这个问题也就可以轻松解决了。

2、框架思维

分解完问题之后,第二个步骤是识别,即单独检视、思考每一个小问题,搜索解决方案。

在这里,我们必须将个步骤里分解的问题汇聚起来,搭建成一个框架,再往里头装东西。还是用做饭这一行为来举例子,将三个任务依照时间顺序排列,再去深挖每一个任务里的行动细则,更容易避免疏漏和手忙脚乱,提高解决效率。

3、抽象思维

完成大概框架的搭建后,接下来需要聚焦几个节点,忽略小细节,形成解决思路。

这个步骤,我们得学会断舍离,剖析出问题的核心,将很多没有必要的细节模糊化、删除掉,减少浪费,拉率。

4、规律识别思维

在编程的过程中,孩子得一直在做这样的训练,发现一些可以重复的单元,把它整合起来,让计算机去重复它。

这种能力可以大大提高我们做事的效率。举个数学上简单的例子,比如计算32×(37+4)+47×(37+4)+21×(37+4),它就相当于(32+47+21)×(37+4),其中的(37+4)就是一个重复的单元,可以整合。

观察那些做事麻利,效率特别高的人,就是具备了这个能力。很多孩子解题快,就是他善于发现和总结“重复规律”,脑袋里自备了一个装有很多类似于“吃苹果”那样的方法库,遇到时直接调用,不用再从头到尾想一遍,也不会错漏。

5、纠错思维

任何事情都很难一次就完成得尽善尽美,程序运行起来发现不对有问题,这时就需要孩子去寻找出错的地方,并将它一点一点去改正。

程序中很多bug都不是一下就能找到的,常常需要从头到尾把程序的运行顺序一步一步地跟走一遍,观察每一步的运行结果(专业术语叫“单步调试”)。这需要很多的耐心、观察力和专注力,对孩子的抗挫折能力也是一种磨练。

当调试经验丰富之后,孩子在写程序时还会懂得给那些“有可能会出错”的地方先做个记号,方便回头来检查纠错。

他更关注于提高自己纠错的技能,而不是害怕、回避或者掩盖错误。孩子会越来越懂得,有错很正常,只要能把它揪出来,改正就好。

6、计算思维

如同逻辑思维、设计思维一样,计算思维也是一种思维方式,并且计算思维,是解决方案的设计核心。

在人工智能时代迅猛前来的现在,让孩子学习编程,显然不是单纯为了让孩子学习算法、代码,而更多地是在培养孩子丰富而科学的思维方式。简单来说,编程其实就是发现问题,想办法解决问题,从而实现目标的过程。
相关信息
太原周边
11月17日
太原周边
11月12日
太原周边
11月2日
太原周边
11月1日
太原周边
10月31日
太原周边
10月30日
查看更多太原其他教育培训信息

免责声明:此信息系发布者(UID:621107)自行发布,本站是服务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及合法性由该发布者完全负责。

© lieju.com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