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到威海大巴直达车
郑州到威海大巴客运随车电话18625577917郑州万里大巴400免费电话4000863616欢迎乘坐每天8:20 17:00两班郑州商务客车、大巴威海市地处山东半岛东端,北东南三面濒临黄海,北与辽东半岛相对,东及东南与朝鲜半岛和日本列岛相望,是中国着名的港口及旅游城市。
威海风光秀美,四季分明,依山傍海,是旅游避暑胜地。市区环境优美,大气质量、水质和噪音等环境质量指标达到或超过了国家标准,是旅游、避暑、疗养的好地方。
威海民俗文化活动和国际性节会丰富多采。荣成的国际渔民节,展示了胶东渔民文化和渔家风情;乳山国际侨友联谊会,以侨为媒,广交八方朋友。
威海市海岸线长达1000公里,约占山东省的1/3,沿海分布三大渔场,是中国大的渔业生产基地之一,盛产对虾、海参、鲍鱼、贝类、藻类及各类经济鱼等300多种海产品。
威海市基本信息
位置:威海市位于山东半岛东端,地处北纬36°41′~37°35′,东经121°11′~122°42′。北东南三面濒临黄海,北与辽东半岛相对,东及东南与朝鲜半岛和日本列岛隔海相望,西与烟台市接壤。
面积:总面积5436平方公里。
相遇在丝绸之路上之“飞天故里”敦煌
阳关玉关,锁钥丝绸之路;危山塞山,屏障戈壁绿洲。党河汤汤,诉说千古历史;驼铃叮当,吟诵西域春秋。寥寥数语,绘出了敦煌恶劣的自然条件与灿烂的历史文化。
翻开敦煌的历史,会发现它是一个被历史宠爱的地方,“敦煌石窟”、“敦煌壁画”蜚声海内外,因莫高窟的“飞天”壁画,敦煌也被称为“飞天故里”。它位于河西走廊西端,古丝路的河西道、青海道,西域南北道各线都在这里交汇,羌戎人、大月氏、匈奴和西夏都曾占有过这块土地,中原文化与西域文化在这里充分融合交汇,使之成为河西走廊上为繁盛的城市,商队的驼铃声便在这片大漠中回响了上千年。
8月25日至26日,丝绸之路经济带交通文化之旅采访团来到敦煌,近距离感受了敦煌的厚重文化与恶劣的自然条件,实地采访了敦煌交通事业的发展,以及大交通建设给敦煌经济旅游所作出的贡献。
敦煌地广人稀,3.12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人口却只有18万。敦煌的公路大多处于大漠戈壁之中,偶尔能看见几颗倔强的小草从沙堆里冒出,那已是难得一见的绿色,黑色的柏油马路笔直的伸向远方的天际线,两边是白茫茫砂石一片,一黑一白形成强烈的视觉反差,让你体会到大漠的雄浑和苍茫,和真正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意境。
俗话说,“要想富,先修路”,这些年,敦煌大力推进交通建设,如今,公路四通八达且宽敞、平坦、整洁,与敦煌的铁路、民航形成了很好的交织呼应,给敦煌的经济社会发展和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然而,坐车行驶在敦煌境内宽敞的公路上,在享受交通便利的同时,也深深感受到公路建设者和管理部门的不易,沙漠地区极端的天气,让公路建设者们承受着更严峻的考验,而高山冻土、大漠流沙让公路养护作业也带来十分复杂的困难。
敦煌,历经沧桑,几度盛衰,步覆蹒跚地走过了近五千年漫长曲折的里程。随着敦煌现代交通的不断发展,与外界联系更加密切,这座古城就像一块青翠欲滴的翡翠镶嵌在金黄色的大漠上,将更加美丽,更加辉煌。
威海风光秀美,四季分明,依山傍海,是旅游避暑胜地。市区环境优美,大气质量、水质和噪音等环境质量指标达到或超过了国家标准,是旅游、避暑、疗养的好地方。
威海民俗文化活动和国际性节会丰富多采。荣成的国际渔民节,展示了胶东渔民文化和渔家风情;乳山国际侨友联谊会,以侨为媒,广交八方朋友。
威海市海岸线长达1000公里,约占山东省的1/3,沿海分布三大渔场,是中国大的渔业生产基地之一,盛产对虾、海参、鲍鱼、贝类、藻类及各类经济鱼等300多种海产品。
威海市基本信息
位置:威海市位于山东半岛东端,地处北纬36°41′~37°35′,东经121°11′~122°42′。北东南三面濒临黄海,北与辽东半岛相对,东及东南与朝鲜半岛和日本列岛隔海相望,西与烟台市接壤。
面积:总面积5436平方公里。
相遇在丝绸之路上之“飞天故里”敦煌
阳关玉关,锁钥丝绸之路;危山塞山,屏障戈壁绿洲。党河汤汤,诉说千古历史;驼铃叮当,吟诵西域春秋。寥寥数语,绘出了敦煌恶劣的自然条件与灿烂的历史文化。
翻开敦煌的历史,会发现它是一个被历史宠爱的地方,“敦煌石窟”、“敦煌壁画”蜚声海内外,因莫高窟的“飞天”壁画,敦煌也被称为“飞天故里”。它位于河西走廊西端,古丝路的河西道、青海道,西域南北道各线都在这里交汇,羌戎人、大月氏、匈奴和西夏都曾占有过这块土地,中原文化与西域文化在这里充分融合交汇,使之成为河西走廊上为繁盛的城市,商队的驼铃声便在这片大漠中回响了上千年。
8月25日至26日,丝绸之路经济带交通文化之旅采访团来到敦煌,近距离感受了敦煌的厚重文化与恶劣的自然条件,实地采访了敦煌交通事业的发展,以及大交通建设给敦煌经济旅游所作出的贡献。
敦煌地广人稀,3.12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人口却只有18万。敦煌的公路大多处于大漠戈壁之中,偶尔能看见几颗倔强的小草从沙堆里冒出,那已是难得一见的绿色,黑色的柏油马路笔直的伸向远方的天际线,两边是白茫茫砂石一片,一黑一白形成强烈的视觉反差,让你体会到大漠的雄浑和苍茫,和真正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意境。
俗话说,“要想富,先修路”,这些年,敦煌大力推进交通建设,如今,公路四通八达且宽敞、平坦、整洁,与敦煌的铁路、民航形成了很好的交织呼应,给敦煌的经济社会发展和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然而,坐车行驶在敦煌境内宽敞的公路上,在享受交通便利的同时,也深深感受到公路建设者和管理部门的不易,沙漠地区极端的天气,让公路建设者们承受着更严峻的考验,而高山冻土、大漠流沙让公路养护作业也带来十分复杂的困难。
敦煌,历经沧桑,几度盛衰,步覆蹒跚地走过了近五千年漫长曲折的里程。随着敦煌现代交通的不断发展,与外界联系更加密切,这座古城就像一块青翠欲滴的翡翠镶嵌在金黄色的大漠上,将更加美丽,更加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