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做减价活动
登门槛效应(Foot in the door)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弗里德曼与弗雷瑟于1966年做的“无压力的屈从——登门槛技术”的现场实验中提出的。
实验者到两个居民区劝人在房前竖一块写有“小心驾驶”的大标语牌。在个居民区向人们直接提出这个要求,结果遭到很多居民的拒绝,接受的仅为被要求者的17%。
在第二个居民区,先请求各居民在一份赞成安全行驶的请愿书上签字,这是很容易做到的小小要求,几乎所有的被要求者都照办了。几周后再向他们提出竖牌的要求,结果接受者竟占被要求者的55%。
如果你求别人做一件大事,别人往往会拒绝,这时可退居求其次,先让别人答应你一件小事。你问别人借1000,别人可能不会借,但是你又说先借50吧,别人往往会答应,这是因为人在拒绝别人之后,会不自觉的产生愧疚,期望尽快弥补。
比如一则广告,说本产品只要998,你在心里已经下了定论:不买,太贵了!但在广告末尾,突然话锋一转,现在998的产品,马上下单只要298!你可能就会心动一下。
为什么不上来直接喊298呢?,因为无论你的初始价格是多少,在没有对比的情况下,登门槛效应就会起作用,总是会有很高概率遭到拒绝。所以从998到298,其实是一个受众心理满足的过程。
同理,我们也经常看到很多产品标注着:原价多少、现价多少。而不是直接给你一个低价,也是运用了登门槛效应。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弗里德曼与弗雷瑟于1966年做的“无压力的屈从——登门槛技术”的现场实验中提出的。
实验者到两个居民区劝人在房前竖一块写有“小心驾驶”的大标语牌。在个居民区向人们直接提出这个要求,结果遭到很多居民的拒绝,接受的仅为被要求者的17%。
在第二个居民区,先请求各居民在一份赞成安全行驶的请愿书上签字,这是很容易做到的小小要求,几乎所有的被要求者都照办了。几周后再向他们提出竖牌的要求,结果接受者竟占被要求者的55%。
如果你求别人做一件大事,别人往往会拒绝,这时可退居求其次,先让别人答应你一件小事。你问别人借1000,别人可能不会借,但是你又说先借50吧,别人往往会答应,这是因为人在拒绝别人之后,会不自觉的产生愧疚,期望尽快弥补。
比如一则广告,说本产品只要998,你在心里已经下了定论:不买,太贵了!但在广告末尾,突然话锋一转,现在998的产品,马上下单只要298!你可能就会心动一下。
为什么不上来直接喊298呢?,因为无论你的初始价格是多少,在没有对比的情况下,登门槛效应就会起作用,总是会有很高概率遭到拒绝。所以从998到298,其实是一个受众心理满足的过程。
同理,我们也经常看到很多产品标注着:原价多少、现价多少。而不是直接给你一个低价,也是运用了登门槛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