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成人高考专升本政治“三个代表”知识复习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理论成果
(一)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
1、当代世界的新变化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选)
四个特点:
(1)政治格局在多极化中曲折发展。
(2)经济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
(3)现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
(4)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
2、社会主义兴衰成败的历史经验教训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历史依据。(选)
3、国情与党情的变化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现实依据。(选)
4、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核心在坚持党的先进性,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选)
5、与时俱进,就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选)
6、人心向背,是决定一个政党,一个政权盛衰的根本因素。
7、“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4点)
(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MZD思想、DXP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新世纪全面加强党的建设的伟大纲领。
(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
(4)“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要内容
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由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构成的一个完备的科学理论。
2、“三个代表”:(1)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体现推动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通过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
(2)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体现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的要求,促进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
(3)始终代表中国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必须坚持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归宿。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这是因为:(3点)
(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揭示了党的立党之本,回答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建设一个怎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
(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揭示了党的执政之基,进一步回答了党应该怎样执政,执政到底干什么的问题。
(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揭示了党的力量之源,进一步回答了党怎样保持先进性和生命力,始终走在时代前列的问题。
(三)社会主义根本任务
1、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因为:
(1)马克思主义注重发展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终决定力量和根本的推动力。
(2)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不断发展生产力,创造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必然要求。
(3)发展生产力是显示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和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的需要。
(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决定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2、发展是硬道理。因为:
(1)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要靠自己发展。
(2)振兴民族,使中国巍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离不开发展。
(3)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离不开发展。
(4)解决国内各种问题,保持稳定局面离不开发展。
(5)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离不开发展。
(6)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全社会的文明程度离不开发展。
(7)坚持“一国两制”方针,和平统一祖国离不开发展。
“三个有利于”判断标准提出的意义:
(1)为判断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出现的各种是非曲直提供了一个科学而客观的标准。
(2)它是对生产力标准的深化和发展。在“三个有利于”判断标准中,根本的还是生产力标准。
(3)它集中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
(4)它集中体现了人民的根本利益。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论断包括两层涵义:
(1)我国已经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2)我国社会主义还处在初级阶段。
政治答题的时候切记要分条,更多复习内容欢迎来电咨询。
(一)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
1、当代世界的新变化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选)
四个特点:
(1)政治格局在多极化中曲折发展。
(2)经济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
(3)现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
(4)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
2、社会主义兴衰成败的历史经验教训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历史依据。(选)
3、国情与党情的变化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现实依据。(选)
4、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核心在坚持党的先进性,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选)
5、与时俱进,就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选)
6、人心向背,是决定一个政党,一个政权盛衰的根本因素。
7、“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4点)
(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MZD思想、DXP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新世纪全面加强党的建设的伟大纲领。
(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
(4)“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要内容
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由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构成的一个完备的科学理论。
2、“三个代表”:(1)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体现推动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通过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
(2)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体现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的要求,促进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
(3)始终代表中国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必须坚持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归宿。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这是因为:(3点)
(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揭示了党的立党之本,回答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建设一个怎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
(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揭示了党的执政之基,进一步回答了党应该怎样执政,执政到底干什么的问题。
(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揭示了党的力量之源,进一步回答了党怎样保持先进性和生命力,始终走在时代前列的问题。
(三)社会主义根本任务
1、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因为:
(1)马克思主义注重发展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终决定力量和根本的推动力。
(2)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不断发展生产力,创造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必然要求。
(3)发展生产力是显示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和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的需要。
(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决定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2、发展是硬道理。因为:
(1)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要靠自己发展。
(2)振兴民族,使中国巍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离不开发展。
(3)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离不开发展。
(4)解决国内各种问题,保持稳定局面离不开发展。
(5)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离不开发展。
(6)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全社会的文明程度离不开发展。
(7)坚持“一国两制”方针,和平统一祖国离不开发展。
“三个有利于”判断标准提出的意义:
(1)为判断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出现的各种是非曲直提供了一个科学而客观的标准。
(2)它是对生产力标准的深化和发展。在“三个有利于”判断标准中,根本的还是生产力标准。
(3)它集中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
(4)它集中体现了人民的根本利益。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论断包括两层涵义:
(1)我国已经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2)我国社会主义还处在初级阶段。
政治答题的时候切记要分条,更多复习内容欢迎来电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