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企业税收筹划从哪个时候开始蕞合适
税收筹划是很多企业非常关心的一个财税话题,如何在合理合法的范围内进行税收筹划也是每个企业的必修课。
如何正确理解税收筹划
税收筹划这个概念在我们现行的法律法规中没有一个标准的答案。但我们首先能明确的一点是,税收筹划不是偷税逃税的代名词,如果有少缴税不缴税的情况出现,那就是违法行为而不能叫做税收筹划了。
在现实中,很多企业的筹划人员其实对于这一概念理解地并不深刻,对于税收的政策文件也研究地不够深入,往往会导致企业游走在风险边缘。
更有些“伪”专家,根本不是在帮企业做税收筹划,而是教企业如何去偷漏逃税。这些违法行为,不仅严重影响了大家对“税收筹划”这个词印象。现在金三上线、营改增等等稽查手段层出不穷,偷漏逃税会给企业造成巨大的损失并带来严重的后果。
要知道,税收筹划有三个重要的性质,就是合法性、筹划性和目的性。在这里,我们要着重强调“合法性”,即税收筹划是以法律法规为依据,从实际情况出发为纳税人实现权益大化的安排。因此,我们企业的筹划人员一定要明确合法和非法的分界线,切记不能因为过于追求节税的目的而忽视法律的风险。
企业的税收筹划从何时开始
税收筹划是在企业长远的战略规划下进行的,越早开始越有优势。
假设把企业的发展比喻成一个人的出生到死亡,那么税收筹划应在企业出生前就要开始着手了。
为什么企业的税收筹划早做越好,我们可以看下不同方面的考虑:
1.从企业的组织形式考虑
在成立公司前,是选择成立有限责任公司还是成立个人独资企业,又或者合伙企业或是其他类型,里面大有讲究。选择成立什么类型的企业就是一种税收筹划的体现,对于未来的节税效果有很大的影响。
很多大公司如苹果、亚马逊等一直因为交税少而引发争议,仔细研究你会发现这些大公司的组织架构都非常复杂,整个框架是由不同的企业类型搭建而成的,这些都是早期税收筹划安排带来的益处。
大家可以看下下表中各企业类型的优劣势对比:
不同的企业类型适用于不同的场景,并不是哪种类型一定好或一定不好。比如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是不用交企业所得税的,而很多税优优惠政策是针对公司性质的,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无法享受,所以各有利弊。
2.从纳税人类型考虑
很多创业者在新创企业时,可以选择申请为一般纳税人,也可以选择是小规模纳税人,这是税收筹划应该尽早进行的一个重要原因。
举个简单的例子,A企业不含税收入10万元,采购成本7万元,取得增值税专票1.19万元。
假设A企业是一般纳税人,那么需要缴纳税金(10-7)×17%=0.51万
假设A企业是小规模纳税人,采用简易方法征收税金10×3%=0.3万
显然,这种情况下,选择小规模纳税人更好。
再举个例子,同样A企业不含税收入10万元,成本上涨,变成了8.5万元。
这时,假设A企业是一般纳税人,那么需要缴纳税金(10-8.5)×17%=0.255万
假设A企业是小规模纳税人,采用简易方法征收税金10×3%=0.3万
这种情况下,一般纳税人交的税金反而比小规模纳税人少了。
那么到底该选择哪种纳税人类型呢?捷税宝认为处于税收筹划考虑,初创阶段还是先选择小规模纳税人吧。先不说小规模纳税人每月不超过3万,一季度不超过9万,可以免交增值税。更重要的一点是小规模纳税人除去各种政策扶持的税收优惠条件,后续是可以转成一般纳税人的,而一般纳税人却没有办法变回小规模纳税人。
3.从注册地角度考虑
除了上述两点,注册地选择也是企业应该尽早做税收筹划的一项重要证明。虽然国家的税率是统一的,但每个地区会有不同的税收优惠条件。比如公司设在霍尔果斯,可以享受五免五减半的企业所得税优惠,而设在北京的CBD可能就完全没有优惠政策可以享受。
很多城市新建造的创新创业园区,为了招商引资,往往也会摆出很多令人心动的优惠政策。如果能够在企业设立之前就选对合适的区域,那么对企业未来的发展会有很大的好处。
上面这三个角度只是税收筹划的一小部分,企业的任何重大决策或交易之前都应该对税收筹划给予足够的重视!
现在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对于税筹筹划的意识都越来越强了。的确,适当的筹划有利于节省成本,便于企业扩大在投资,形成良性循环的发展。但是我们必须要牢记,合法是税收筹划的前提,在遵循法律法规的前提下,我们可以提前准备,用足税收优惠!
依法诚信纳税是纳税人的义务和觉悟,企业方式有很多,(肖:135)然而合理报税才是企业节税、(OO38)的佳选择。(9525)今天在这里就为大家推荐一个合理合法的税收洼地政策,只要将企业注册在有优惠政策的税收洼地(注册式,不用实地办公),两种方式:
a、有限公司(一般纳税人):增值税根据地方财政所得部分的50%-70%予以财政扶持奖励;企业所得税按照地方财政所得部分的50%-70%予以财政扶持奖励。
b、个人独资企业或者合伙企业(一般纳税人):这种方式是对于缺乏或无法取得进项的企业,可以注册成个人独资企业或合伙企业对所得税进行核定征收,所得税税率可降低至2%,其增值税还有返还奖励,通过纳税筹划解决企业成本、个人所得税、分红等问题。
如何正确理解税收筹划
税收筹划这个概念在我们现行的法律法规中没有一个标准的答案。但我们首先能明确的一点是,税收筹划不是偷税逃税的代名词,如果有少缴税不缴税的情况出现,那就是违法行为而不能叫做税收筹划了。
在现实中,很多企业的筹划人员其实对于这一概念理解地并不深刻,对于税收的政策文件也研究地不够深入,往往会导致企业游走在风险边缘。
更有些“伪”专家,根本不是在帮企业做税收筹划,而是教企业如何去偷漏逃税。这些违法行为,不仅严重影响了大家对“税收筹划”这个词印象。现在金三上线、营改增等等稽查手段层出不穷,偷漏逃税会给企业造成巨大的损失并带来严重的后果。
要知道,税收筹划有三个重要的性质,就是合法性、筹划性和目的性。在这里,我们要着重强调“合法性”,即税收筹划是以法律法规为依据,从实际情况出发为纳税人实现权益大化的安排。因此,我们企业的筹划人员一定要明确合法和非法的分界线,切记不能因为过于追求节税的目的而忽视法律的风险。
企业的税收筹划从何时开始
税收筹划是在企业长远的战略规划下进行的,越早开始越有优势。
假设把企业的发展比喻成一个人的出生到死亡,那么税收筹划应在企业出生前就要开始着手了。
为什么企业的税收筹划早做越好,我们可以看下不同方面的考虑:
1.从企业的组织形式考虑
在成立公司前,是选择成立有限责任公司还是成立个人独资企业,又或者合伙企业或是其他类型,里面大有讲究。选择成立什么类型的企业就是一种税收筹划的体现,对于未来的节税效果有很大的影响。
很多大公司如苹果、亚马逊等一直因为交税少而引发争议,仔细研究你会发现这些大公司的组织架构都非常复杂,整个框架是由不同的企业类型搭建而成的,这些都是早期税收筹划安排带来的益处。
大家可以看下下表中各企业类型的优劣势对比:
不同的企业类型适用于不同的场景,并不是哪种类型一定好或一定不好。比如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是不用交企业所得税的,而很多税优优惠政策是针对公司性质的,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无法享受,所以各有利弊。
2.从纳税人类型考虑
很多创业者在新创企业时,可以选择申请为一般纳税人,也可以选择是小规模纳税人,这是税收筹划应该尽早进行的一个重要原因。
举个简单的例子,A企业不含税收入10万元,采购成本7万元,取得增值税专票1.19万元。
假设A企业是一般纳税人,那么需要缴纳税金(10-7)×17%=0.51万
假设A企业是小规模纳税人,采用简易方法征收税金10×3%=0.3万
显然,这种情况下,选择小规模纳税人更好。
再举个例子,同样A企业不含税收入10万元,成本上涨,变成了8.5万元。
这时,假设A企业是一般纳税人,那么需要缴纳税金(10-8.5)×17%=0.255万
假设A企业是小规模纳税人,采用简易方法征收税金10×3%=0.3万
这种情况下,一般纳税人交的税金反而比小规模纳税人少了。
那么到底该选择哪种纳税人类型呢?捷税宝认为处于税收筹划考虑,初创阶段还是先选择小规模纳税人吧。先不说小规模纳税人每月不超过3万,一季度不超过9万,可以免交增值税。更重要的一点是小规模纳税人除去各种政策扶持的税收优惠条件,后续是可以转成一般纳税人的,而一般纳税人却没有办法变回小规模纳税人。
3.从注册地角度考虑
除了上述两点,注册地选择也是企业应该尽早做税收筹划的一项重要证明。虽然国家的税率是统一的,但每个地区会有不同的税收优惠条件。比如公司设在霍尔果斯,可以享受五免五减半的企业所得税优惠,而设在北京的CBD可能就完全没有优惠政策可以享受。
很多城市新建造的创新创业园区,为了招商引资,往往也会摆出很多令人心动的优惠政策。如果能够在企业设立之前就选对合适的区域,那么对企业未来的发展会有很大的好处。
上面这三个角度只是税收筹划的一小部分,企业的任何重大决策或交易之前都应该对税收筹划给予足够的重视!
现在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对于税筹筹划的意识都越来越强了。的确,适当的筹划有利于节省成本,便于企业扩大在投资,形成良性循环的发展。但是我们必须要牢记,合法是税收筹划的前提,在遵循法律法规的前提下,我们可以提前准备,用足税收优惠!
依法诚信纳税是纳税人的义务和觉悟,企业方式有很多,(肖:135)然而合理报税才是企业节税、(OO38)的佳选择。(9525)今天在这里就为大家推荐一个合理合法的税收洼地政策,只要将企业注册在有优惠政策的税收洼地(注册式,不用实地办公),两种方式:
a、有限公司(一般纳税人):增值税根据地方财政所得部分的50%-70%予以财政扶持奖励;企业所得税按照地方财政所得部分的50%-70%予以财政扶持奖励。
b、个人独资企业或者合伙企业(一般纳税人):这种方式是对于缺乏或无法取得进项的企业,可以注册成个人独资企业或合伙企业对所得税进行核定征收,所得税税率可降低至2%,其增值税还有返还奖励,通过纳税筹划解决企业成本、个人所得税、分红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