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

点击搜索

发布

强大团队技术支持无人便利店技术授权

区域:
武汉 > 武昌 > 徐东
类别:
其他招商加盟
地址:
广州市花都区新华迎宾大道123号名高中心
当下新零售这个领域很火,而且有很多赛道,无人超市合作,无人系统改造店合作咨询(黄:186-1304-3013 微\电同号).有帮零售店做精细化运营的,有做无人零售的。后者又能细分为智能售货机、办公室无人货架、无人柜以及无人便利店等等。其中有些是2B的,有些是2C的。
关于这个话题网上已经有很多文章了,大部分的分析主要是从省人力成本的目的出发。当然,也有很多人不认可无人零售的价值。从另外几个角度来讨论一下无人零售的几个问题:
:“拿了就走”和“无人”是两码事
首先我们要分清两个概念:一个叫“拿了就走”,一个叫无人零售。前者是新技术带来的消费体验,后者是新技术带来的零售方式。“拿了就走”不等于无人,同样可以应用到有人的店铺。它的价值不是要把人工全部取代,而是提升消费体验(多可以替代一部分人工,例如超市少一部分收银员,便利店两个店员变为一个)。
因为从省成本的角度来讲,这个账其实算不过来:
所谓的无人零售只是实现了消费者端的无人,但后台仍有很多节省不了的人工环节。你得有人负责去理货,有人负责上架。包括得有人定期搞搞卫生,货架乱了总要有人去整理一下等等。这些都是日常工作,想做到无人其实挺难的。此外有个人在店里,盗损率肯定也会低不少。

便利店的店员价值并不仅限于卖东西,他们还能干很多别的事,例如收发个快递、送货上门、卖个理财产品等等,这也是便利店的增值业务之一。你用“拿来即走”把他们给替代了,那么增值业务也随之消失。而且便利店利润大的热食类产品没有店员的话也不好销售,当然未来可能会有卖熟食的自动化解决方案。
因此我认为无人店的价值不是把店员取代了,至少在短时间内不是,也不是降低房租,这点我就不展开了。当然,我也不认同“拿来既走”因为成本不划算就没有价值。这项技术的长远价值在于提升了用户购物体验(从用户体验的角度看,超市比便利店更需要“拿了就走”),未来会发展成为智能零售的基础架构。
第二:未来“拿来即走”会是智能零售的基础设施
未来大型超市、连锁便利店,都会接受“拿了就走”。
我认为,未来“拿了就走”技术,会像信用卡一样,尽管对商家来讲有成本,但因为消费者喜欢,会倒逼超市、便利店去接受,成为他们的基础设施。可以想象一下,一个便利店,当你周边的其他便利店全都“拿来即走”了,你会不接受吗?
对于“拿了就走”的技术提供商来说。未来潜在的收费模式也跟信用卡一样,不管店家卖什么东西,就抽成收1%的技术服务费。而且随着时间发展,技术改造的成本会越降越低。
第三:零售巨头一定会重兵投入
这个很容易理解。电商相关的基础设施从来都是阿里的菜,以前做的淘宝、天猫、支付宝、菜鸟都是为了电商服务。但是电商现在饱和了,更广阔的空间是线下零售.
线下零售的基础设施是什么,首先是移动支付,未来“拿来即走”也是。试想,一个商家或品牌店,既有线上业务,也有线下业务。线上用的阿里的天猫、支付宝和菜鸟,线下用阿里的移动支付和“拿来即走”,这不是很自然么?
所以目前都对这个领域极其重视。他们看重的是线上和线下融合后,形成的零售新生态。
第四:创业者该选2C还是2B?
2C就是直接去开无人便利店,好处是能做商业全栈,坏处是你和其他的便利店是竞争关系,“拿来即走”技术做得再好也就只能给自己用了。而且国内便利店市场太散了,你自己做2C其实很难规模化。
2B就是不需要自己开店,而是选择跟大大小小的便利店以及超市合作,提供技术服务。好处是可以服务一个很大的市场,坏处是你的潜在竞争对手就是阿里这些从线上转线下的巨头。但这里还是有机会,中国线下零售市场又大又散,你吃掉Pizza的一个角儿可能就已经不小了,而且还有被巨头收购的机会。
讲了这么多商业逻辑,从技术角度来看,其实目前“拿了就走”的技术成熟度并没有那么高.
所以商业化进程没有想象的那么快,一些细分领域,例如无人柜可能商业化更近一些,因为场景简单很多。具体的使用体验就是扫码打开柜子,拿完货品关门即扣费,类似打开冰箱的体验。所以,“拿了就走”距离现实应用肯定不会像无人驾驶那么遥远。无人便利店、无人超市合作咨询黄:186 1304 3013 微\电同号
查看更多武汉招商加盟信息

免责声明:此信息系发布者(UID:374436)自行发布,本站是服务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及合法性由该发布者完全负责。

© lieju.com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