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行计划必经的3个阶段 孩子看懂就赢了
《坚持,一种可以养成的习惯》一书的作者古川武士把培R03;R04;R04;养习惯的过程分为反抗期、不稳定期和倦怠期,
要想成功完成一项长期的计划,养成自律,关键就在于如何度过这三大阶段。
即是培养行为习惯的三个关键性阶段(以30天为例):
反抗期:困难重重,很想放弃(第1天~第7天)
不稳定期:容易被环境所影响(第8天~第21天)
倦怠期:提不起劲,感到厌烦(第22天~第30天)
掌握了正确的方法之后,就可以轻松度过这三个阶段。
一、反抗期
从开始行动的第1天到第7天,可以划分为个阶段。前面两天容易让人兴奋,一切都充满新鲜感,做起事来往往很。但是到了第三、第四天,就开始觉得没劲了。
书中提供了一个数据,在挑战新习惯的商业人士中,有42%的人在七天之内失败了。反抗期困难重重,怎样才能平稳度过呢?这里有两个对策:
1.从婴儿学步开始。小宝宝学走路的时候,迈的步子是很小的,我们开始一项新习惯的时候,也要走小步。从小地方开始,这样才能学得快,走得稳。比如你想养成每天写文章的习惯,一开始的时候不急着要求自己写800字,可以先从一句话开始写起。
如果你因为害怕而不敢行动,或者因为嫌麻烦而坚持不下去,那就从细小的地方入手,把行动压力降到小,比如阅读20页书、背15个单词等等。
设定容易执行的门槛,你就可以在不知不觉中度过初的7天了。
2.留下小脚印。当你按照步设定符合自己的“婴儿学步”之后,接下来就是简单记录完成的情况,完成的那天“打钩”,未完成的那天“打叉”。
像这样,把要记录的内容减到少,就不会觉得麻烦。通过持续记录,可以让你从已执行任务中获得成就感,以及反省偷懒的原因。
二、不稳定期
第8天到第21天是第二阶段,在这期间我们容易受到影响,因为这个阶段不再是“婴儿学步”,行动难度逐渐增强到我们原本要求的程度。
比如你过去7天每天写一句话,那接下来十几天,要慢慢提高到800字了。
难度增大了,怎么办呢?这个阶段也有三个对策:
1.行为模式化。把你想培养的习惯变成固定的模式,即固定时间、地点和做法。行为模式化之后,如果你不在某个时间去做事就会觉得少了点什么。
2.设定例外规则。计划往往赶不上变化,可能当你有一天学习量特别大,身体又不舒服的时候,就没法写800字了。
因为突发情况中断行动,也会让人产生无力感和自责。因此,设定“例外规则”,当你生病或者加班很晚才回来的时候,允许自己只写一行字或者简单记录一下想法。
这个例外不是放纵自己,而是在不得已的情况下让计划保持弹性。
3.设定持续开关。“持续开关”是能激励你继续往下做的小方法,有两类,一类是糖果型开关,能让你产生快感,比如奖励自己某个东西;一类是处罚型开关,让你产生危机感,比如罚自己不能吃喜欢的食物,你可以根据自己的性格选择奖励还是处罚。
三、倦怠期
第22天到第30天是后一个阶段,容易让人感到倦怠,因为可能会感受不到培养习惯的意义,或者因为一成不变而产生空虚感,觉得“好烦躁”,“好无聊”。
在倦怠期,有两个方法可以帮助你度过后的难关。
1.添加变化。一成不变的生活会消磨掉人的激情,然后寻找各种借口放弃行动。
所以,我们需要花点心思寻求变化。比如换一些不同的方式来学习,尝试做一些思维导图之类;如果你想培养跑步的习惯,在这个时期就可以更换跑步路线。
变化,可以让你以崭新的心情重新出发,告别单调的生活。
2.计划下一项习惯。当你把一个习惯完成到80%,也就是进入倦怠期的时候,如果开始制定下一个习惯,不仅会提高现阶段的行动力,也能够以崭新的心情投入新的学习项目中,一举两得。
要想成功完成一项长期的计划,养成自律,关键就在于如何度过这三大阶段。
即是培养行为习惯的三个关键性阶段(以30天为例):
反抗期:困难重重,很想放弃(第1天~第7天)
不稳定期:容易被环境所影响(第8天~第21天)
倦怠期:提不起劲,感到厌烦(第22天~第30天)
掌握了正确的方法之后,就可以轻松度过这三个阶段。
一、反抗期
从开始行动的第1天到第7天,可以划分为个阶段。前面两天容易让人兴奋,一切都充满新鲜感,做起事来往往很。但是到了第三、第四天,就开始觉得没劲了。
书中提供了一个数据,在挑战新习惯的商业人士中,有42%的人在七天之内失败了。反抗期困难重重,怎样才能平稳度过呢?这里有两个对策:
1.从婴儿学步开始。小宝宝学走路的时候,迈的步子是很小的,我们开始一项新习惯的时候,也要走小步。从小地方开始,这样才能学得快,走得稳。比如你想养成每天写文章的习惯,一开始的时候不急着要求自己写800字,可以先从一句话开始写起。
如果你因为害怕而不敢行动,或者因为嫌麻烦而坚持不下去,那就从细小的地方入手,把行动压力降到小,比如阅读20页书、背15个单词等等。
设定容易执行的门槛,你就可以在不知不觉中度过初的7天了。
2.留下小脚印。当你按照步设定符合自己的“婴儿学步”之后,接下来就是简单记录完成的情况,完成的那天“打钩”,未完成的那天“打叉”。
像这样,把要记录的内容减到少,就不会觉得麻烦。通过持续记录,可以让你从已执行任务中获得成就感,以及反省偷懒的原因。
二、不稳定期
第8天到第21天是第二阶段,在这期间我们容易受到影响,因为这个阶段不再是“婴儿学步”,行动难度逐渐增强到我们原本要求的程度。
比如你过去7天每天写一句话,那接下来十几天,要慢慢提高到800字了。
难度增大了,怎么办呢?这个阶段也有三个对策:
1.行为模式化。把你想培养的习惯变成固定的模式,即固定时间、地点和做法。行为模式化之后,如果你不在某个时间去做事就会觉得少了点什么。
2.设定例外规则。计划往往赶不上变化,可能当你有一天学习量特别大,身体又不舒服的时候,就没法写800字了。
因为突发情况中断行动,也会让人产生无力感和自责。因此,设定“例外规则”,当你生病或者加班很晚才回来的时候,允许自己只写一行字或者简单记录一下想法。
这个例外不是放纵自己,而是在不得已的情况下让计划保持弹性。
3.设定持续开关。“持续开关”是能激励你继续往下做的小方法,有两类,一类是糖果型开关,能让你产生快感,比如奖励自己某个东西;一类是处罚型开关,让你产生危机感,比如罚自己不能吃喜欢的食物,你可以根据自己的性格选择奖励还是处罚。
三、倦怠期
第22天到第30天是后一个阶段,容易让人感到倦怠,因为可能会感受不到培养习惯的意义,或者因为一成不变而产生空虚感,觉得“好烦躁”,“好无聊”。
在倦怠期,有两个方法可以帮助你度过后的难关。
1.添加变化。一成不变的生活会消磨掉人的激情,然后寻找各种借口放弃行动。
所以,我们需要花点心思寻求变化。比如换一些不同的方式来学习,尝试做一些思维导图之类;如果你想培养跑步的习惯,在这个时期就可以更换跑步路线。
变化,可以让你以崭新的心情重新出发,告别单调的生活。
2.计划下一项习惯。当你把一个习惯完成到80%,也就是进入倦怠期的时候,如果开始制定下一个习惯,不仅会提高现阶段的行动力,也能够以崭新的心情投入新的学习项目中,一举两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