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山

点击搜索

发布

招教考试教育心理学高频考点之记忆

区域:
文山 > 文山县
类别:
考公务员辅导班
地址:
文山市开化中路银都佳园建行2楼(州医院后门斜对面)
考点总结
1. 记忆是过去的经验在人脑中反映的心理过程。(定义反选)
2. 记忆的类型:
(1)根据记忆内容和经验对象划分:形象记忆、逻辑记忆、情绪记忆、动作记忆。(多选)
(2)根据记忆内容保持的时间长短划分:瞬时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多选)
(3)图尔文将长时记忆分为两类:情景记忆和语义记忆。(定义反选,多选)
(4)根据信息加工和储存内容的不同,可分为:陈述性记忆和程序性记忆。(多选)
3. 记忆过程及其规律
(1)识记:识记是记忆过程的开端。(单选)
(2)保持和遗忘:保持是指已获得的知识经验在人脑中的巩固过程,它是记忆过程的第二个环节。遗忘是指识记过的东西不能再认或回忆或者再认或回忆发生错误。(单选,判断)
对遗忘的原因,有各种不同的看法:
记忆痕迹衰退说:(自动消退):代表人物:巴普洛夫。主张:遗忘是记忆痕迹得不到强化而逐渐衰退,以至后消退的结果。
干扰抑制说:代表人物:詹金斯和达伦巴希。主张:认为遗忘是因为在学习和回忆之间受到其他刺激的干扰所致。
同化说:代表人物:奥苏贝尔。主张:遗忘实际上是知识的组织与认知结构简化的过程,即用高级的概念与规律代替低级的观念,使低级观念发生遗忘,从而提炼和简化了认识并减轻了记忆负担,这是一种积极地遗忘。
动机说:代表人物:弗洛伊德。主张:认为遗忘由于情绪或动机的压抑作用引起的,如果这种压抑被解除,记忆也就能恢复。
提取失败说:遗忘是由于提取失败,而不是根据记忆中失去信息、干扰或抑制等来解释遗忘。即一个人回想不出某种信息,仅仅是由于他不能从记忆中回想该信息的方式,是没有良好的提取线索。
遗忘的规律:艾宾浩斯(19世纪末德国心理学家)的“遗忘曲线”。遗忘的进程不均匀,有先快后慢的特点。
影响遗忘进程的因素:①学习材料的性质;②识记材料的数量和学习程度的大小;③记忆任务的长久性与重要性;④识记的方法;⑤时间因素;⑥情绪和动机也影响着遗忘的进程。
(3)回忆与再认
回忆或再认是在不同条件下重现过去经验的过程。
4. 近位效应与首位效应(选择)
后呈现的材料易回忆,遗忘少,叫近位效应。先呈现的材料较易回忆,遗忘较少,叫首位效应。
5. 记忆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
(1)明确记忆目的,增强学习的主动性。
(2)理解材料的意义,少用机械记忆。
(3)对材料进行精细加工,促进深度理解。
(4)运用组块化策略,合理组织材料。
(5)运用多重编码方式,提高加工质量。
(6)注重复习方法,防止知识遗忘。
防止遗忘的方法:①及时复习,经常复习。这是根据艾宾浩斯的遗忘的规律来进行复习。②合理分配时间。③做到分散与集中相结合。④反复阅读与试图回忆相结合。⑤复习方法要多样化。⑥运用多种感官参与复习。⑦适当地过度学习。
更多详情请继续关注:http://wenshan.***/?wt.mc_id=fr11820
查看更多文山考研/公务员信息

免责声明:此信息系发布者(UID:219776)自行发布,本站是服务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及合法性由该发布者完全负责。

© lieju.com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