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

点击搜索

发布

初中物理选择题和填空题必考知识点名思教育一对一

区域:
无锡 > 江阴
类别:
初中家教
科目:
物理
方式:
一对一
地址:
江阴联合大厦
城中校区:江阴市人民中路111号联合大厦901
同学们都知道任何事物或现象都不是的,所以有人说眼见不一定为实,耳听也不一定为虚,那么,在初中物理学科中,都有哪些“不一定”呢? 
今天带着大家总结物理常见的“6个不一定”,全是选择题和判断题中必考的知识点,要认真看哦~
一, 物体在振动,我们“不一定”能听得到声音 
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在真空中声音是不能传播的,登上月球的宇航员们即使相距很近也要靠无线电话交谈。
2.人的听觉是有一定的频率范围的,即:20~20000Hz,频率低于20Hz的声波叫次声波,如发生海啸、地震时产生的声波是次声波;而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波是超声波,如医院里的B超。对于超声波和次声波人耳是无法听到的。
3.人耳听到声音的条件除了与频率有关外,还跟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如果距离发声体太远,通过空气传入人耳后不能引起鼓膜的振动,还是听不到声音。
二,密度大于水的物体放在水中“不一定”下沉 
密度大于水的物体放在水中有三种情况,下沉、悬浮、漂浮,到底处于哪种状态,与物体全部浸入水中受到的重力和浮力的大小有关:
1.下沉,根据 F浮=Vρ水g 和 G=Vρ物g,因为ρ水<ρ物,F浮,物体下沉,此时,该物体是实心的。例如:铁块放在水中下沉。
2.悬浮,当该物体内部的空心所造成该物体的重力与它浸没在水中所排开水的重力相等时该物体悬浮。(在挖空的过程中,浮力不变,重力逐渐减小)
3.漂浮,当物体内部空心且空心较大时,该物体漂浮。(挖空的部分较大,使得浮力大于重力,物体上浮,直至浮出水面,浮力再次等于重力)例如:钢铁制成的轮船。
查看更多无锡家教信息

免责声明:此信息系发布者(UID:472350)自行发布,本站是服务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及合法性由该发布者完全负责。

© lieju.com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