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明代唐卡鉴定机构唐卡鉴定拍卖公司
近年来,随着艺术品拍卖日益火爆,明清唐卡在拍卖市场上屡创天价,唐卡逐渐被艺术收藏者和爱好者所接受,个别拍卖公司还推出了唐卡拍卖专场。然而,市场上出现的唐卡种类繁多、流派各异、题材内容也十分丰富。唐卡本身的绘制过程也十分繁复讲究,其收藏价值更是差别巨大。那么面对市场上各色各异的唐卡,对于有心收藏的人来讲,需要做哪些功课呢?
近日,《名家话收藏》邀请到了桑格雄郎仓尕藏家族成员、四大唐卡王的传承人罗桑三宝金刚上师以及原故宫博物院研究员、西泠印社社员罗随祖先生,从唐卡的种类特点、分期流派、题材内容、绘制过程以及收藏投资价值等方面说开,为唐卡的爱好者和收藏者提供需要熟悉的唐卡收藏知识。
尼泊尔与藏族唐卡没有好坏之分
主持人:唐卡好像有很多流派,比如热贡唐卡,也有西藏唐卡和尼泊尔的唐卡,到底唐卡是怎么发展起来的?
罗桑三宝上师:到底什么是唐卡,有一种说法叫做“卷轴画”就是“卷起来的才是唐卡”,我了解到西藏一位大学者,他在书中的定义是平面的叫做唐卡,也就是说“平面画”。
唐卡的藏语发音叫做Thang-ga,意思就是平面画,假借音译翻译成汉语就叫“唐卡”。关于唐卡的起源,早的说法是松赞干布曾经将鼻血滴溅在了一块布上,于是借助鲜血的红色,在这块布上画了观音菩萨像,这就是唐卡,那时候还没有流派之分。
随着时代变迁,西藏有很多教派,唐卡的流派也变得很多,包括今天大家说的热贡唐卡派别中也有很多细微的差别。热贡是一个地区,这是改革开放以后才有的名字,现在叫做热贡艺术。在更久以前,热贡桑雄地区的唐卡也称为吾屯桑雄艺术唐卡,在形式上早期比较接近尼泊尔唐卡。
主持人:那么多的唐卡流派里,怎么去欣赏好坏呢?
罗桑三宝上师:我刚刚也提到了,其实吾屯桑雄艺术早来自尼泊尔艺术的传承,所以我非常喜欢一些尼泊尔的唐卡,比如的释迦家族唐卡,一平尺几万块钱,我觉得很独特也真的很喜欢。但是我也观察到,现在很多尼泊尔唐卡有越来越多机器画的现象,而并非手工的艺术,所以我看见特别精细的唐卡反而有点担心。
罗随祖:唐卡的流派固然很多,但是在我看到的唐卡艺术作品里,我认为桑雄唐卡艺术是一种独树一帜的品种。至于原因,以我有限的知识来看,唐卡的很多流派都是在画法、内容上渐渐分离出去的。在青海同仁吾屯上下村子里,他们的艺术传承和种类都非常丰富。这里不止绘制唐卡,还有堆绣的、用珍珠串起来的,类似于唐卡的佛教题材画,体现了艺术的多样性,在这样一个不大的地方,展现了艺术品的丰富面貌,足可见其的传承文化。
但是这里我特别想强调的是:无论尼泊尔唐卡也好,藏族唐卡也好,我认为是没有好坏之分的。区分它们的是什么呢?其实真正的分别是画唐卡的人、他们的发心,我们在寺院里看到绘制的唐卡主要出于宗教信仰,目的是悬挂、礼拜。而也有一些唐卡画,是一些具有绘画技艺的人,出于纯美术的目的,或者是销售的目的来绘制的,由此画唐卡的目的是不同的。
主持人:对画唐卡的目的不同该怎么理解?是画画的初衷和心境不同么?
罗随祖:我在上海看到很多画家画唐卡,其实我更愿意称他们画的叫唐卡画,而不是唐卡。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唐卡一定是有传承的,就是一个画师开始画唐卡,是出于一种信仰、出于尊敬,绘制唐卡的过程,是他修行的过程,是他和佛教、和绘制的佛、菩萨合一的过程,这是真正的或称宗教的唐卡。我给大家举个例子,比如上师在画唐卡的时候,无论是自己画还是教自己的学生画,都是从慈悲心出发,是把自己作为一种奉献或供奉,这就是把宗教信仰艺术和对人的“利他”融合在一起的,这才是传承。我建议唐卡的爱好者,可以看看比较好的唐卡展出,真正感受到唐卡是一种笔尖上的修行。
印刷的能不能叫唐卡?
主持人:我们也留意到一个现象,现在社会上不仅有画家画唐卡,也有工艺人画唐卡,总结起来就是很多人都在画唐卡,那我们如何界定呢?是不是这些都可以被称为“唐卡”?
罗桑三宝上师:其实唐卡是一种佛画,那么画唐卡其实也就是画佛。所以唐卡不单单是一种艺术,也是一种佛教的哲学。刚学画唐卡的小孩会被要求画线三年,其实是让他学会坐禅入定,只有心定下来的时候才能慢慢体会佛的境界,体会悲悯与仁爱,才能画出一种感觉。比如我们画观音菩萨,是要将其内心的慈悲真正的表达出来。所以我们看到很多唐卡的平画面,都有了立体的感觉,其实这就是一种境界。
不过现在确实很多人对唐卡的理解和追求变了。以前的唐卡只是寺庙供奉的信仰品。唐卡里很多东西是可以变的,比如色彩、技法,陪衬图案中的花卉、走兽、人物,但是佛像的模样并不会轻易改变,是有严格界定画法的。
主持人:还有一种叫印刷唐卡,这种能不能叫唐卡?
罗桑三宝上师:其实这个真的很难说,印刷唐卡按照唐卡“平面画”的定义来讲就算唐卡,按照“卷轴画”的定义也算唐卡。但是我们所指的唐卡大多都默认的是手绘唐卡。当然不可否认,现在机器画的唐卡越来越多,我们可以称它为“机绘”唐卡,这是应市场需求衍生出来的新品种,但是画的内涵却让人难以解释了。
我也有这样的经历,看上一幅唐卡非常精美,但后发现有点不对劲,原来是印出来的。其实真正的唐卡不仅对颜料、画布以及画工有要求,重要的是对于毛笔也有要求,比如对笔尖的尖度要求十分高,过去好的唐卡画师,所用的毛笔都是自己手制的,选毫百里挑一、千里挑一,甚至万里挑一。他带出的得意的徒弟,就传给他一支笔,这就像是一件袈裟,是衣钵传承,这支笔徒弟精心地使用,平日就供奉在案子上,不会轻易让别人触摸,一支好的笔可以画几十年。
主持人:那么您提到手绘唐卡,一般画师从学艺到可以真正画唐卡,需要什么样的步骤呢?
罗桑三宝上师:有些人一辈子都画不了唐卡。一般按我们现在的要求来说是画线学三年多。画线需要比较聪明的人,我们一般让他们学画线,各种各样的线,从佛手、佛脚,慢慢到佛头再到整个佛身,年学佛,因为佛简单一点;第二年学菩萨,菩萨比较复杂点,慢慢成熟了,就可以开始上画布当面画,像画一朵牡丹花,然后再慢慢一点点上色。
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地沉淀,一个真正的画师要画七到八年的时间来学习,心能够静下来才能画唐卡。
主持人:那什么样的手绘唐卡算得上好唐卡?
罗桑三宝上师:一般来讲,我们要看唐卡上画的法器是否合乎规制,这反映传承或师承功底。每个年代的唐卡都是变化的。当然,我们也可以说,看唐卡的好坏,要看画者的内心,第二还是要看画师运用的颜料。西藏的人对于佛是崇拜的,那种感觉十分虔诚,这会体现在画面的唐卡风格上。有些唐卡眼看去就很有传承,比如面部的画法和表情等,反映的是绘画者的内心世界,有澄澈如静水的内心,才会描绘出佛的慈悲、安详。第二就是看颜料,手绘唐卡的颜料其实有很多种,当然主要是矿物质原料,还有一些秘密的配方,没有师傅的密传,外人是不能知道的。这里还有一个问题,并非是颜料越细致越好。我很欣赏我阿爸那一代的老唐卡,那些画上的颜料并非我们想象中的细致,有些甚至很粗糙。但是这些老唐卡的神奇之处就在于每次看的感觉都不同,让人百看不厌,每次看都会有新的发现和感受,这其实需要画师自己慢慢领悟和修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