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淜源矿泉水设备 环保 节能
统计数据
2014年7月,北京市食药监局对外披露,上半年市级食品安全监督抽检中,抽查了82家瓶桶装饮用水生产企业,发现不合格产品7批次。包括龙涧、青龙湖等在内的水产品被检出菌落总数或亚硝酸盐超标,对不合格产品信息将全部上网公示,并在全市采取下架措施。个别桶装水菌落总数超标高达20多倍,检测发现,18.9升装的桶装水有6批次不合格。
饮用水生产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由于桶和桶盖不完全、操作人员卫生管理不当,或者是生产封盖不密闭,都有可能导致桶装饮用水菌落总数超标。一些低价销售的桶装水,很大可能是使用劣质水桶,从而导致水质污染。而饮用过期、不洁的桶装水,会引发各种水源性疾病,轻微的可能会出现腹泻、头晕、恶心等。
据介绍,对检查中发现饮用水生产企业存在问题的,执法人员将撤销其相关证照;而对无证照生产经营瓶装、桶装饮用水的违法行为,将一律予以严厉打击,必要时将查封扣押违法生产工具、设备、原料等物品,通报工商部门吊销营业执照,依法取缔非法生产场所。[3]
安全隐患
桶装水逐步成为生活必备品,但卫生隐患也正影响着消费者的健康。昨日,北京市食品监督管理局首次将桶装水纳入高风险品种,实施重点监管,每年将进行三次市级监督抽检。
根据调研公司Research In China预计,未来15年中国内地瓶装水的需求仍将稳步增长,桶装水的销量则将在2025年达到1.5亿立方米。在市场高速增长的同时,桶装水行业却屡次曝出假冒、安全问题。
根据北京商报统计,在国家食药监总局和各级市食药监局的抽检中,桶装水产品屡次因菌落总数超标出现在不合格名单中。在一次抽检中,82家瓶、桶装饮用水生产企业中不合格产品7批次,其中有6批次菌落总数超标。“龙涧”桶装水亚硝酸盐超标,“燕兴隆”牌350ml富硒弱碱山泉水是2014年首次检出的不合格小瓶饮用水,不合格原因也是菌落总数超标。
为了加强对桶装饮用水市场的监管,市食药部门首次将桶装饮用水列为高风险产品管理,未来每年市级监督抽检3次,重点检测微生物类、农药类、污染物类、理化类等24个指标。此外,许可证申办等都更加严格,风险监测也会匹配不同措施,除了3次市级监督检测外,各区县将有额外的抽检计划。
2013年4月,北京市质检将食用油、乳制品、白酒、婴幼儿及其他配方乳粉等25种被确定为高风险品种,实施重点监管,对消费者关注的乳制品安全,质监部门对全市乳制品生产企业的产品实施每周监测。
各地食药部门均有自己的高风险食品检测名单,多以消费者关注度较高的乳制品、米、面、油等商品为主。
[4]
2014年9月29日,国家食品监督管理总局公布的专项监督抽检结果显示,瓶(桶)装饮用水抽检不合格率为23.83%。
本次专项抽检共抽检样品1863批次,样品涉及全国31个省(区、市)1197家生产企业,抽检项目包括菌落总数、致病菌、铅、镉、亚硝酸盐、溴酸盐等36项;共检出不合格样品444批次,抽检不合格率23.83%,涉及22项不合格项目,主要不合格项目为菌落总数、大肠菌群、酵母菌、霉菌等微生物指标和溴酸盐超标,微生物指标不合格样品大多是大桶水。
大桶水微生物指标不合格的主要原因是,部分企业存在管理不严、包装容器和设备设施等清洗不符合规定;部分经营企业未按照相关要求存放大桶水,存在产品露天堆放或日光下曝晒等问题;有的大桶水包装盖密封不严等[5] 。
2014年7月,北京市食药监局对外披露,上半年市级食品安全监督抽检中,抽查了82家瓶桶装饮用水生产企业,发现不合格产品7批次。包括龙涧、青龙湖等在内的水产品被检出菌落总数或亚硝酸盐超标,对不合格产品信息将全部上网公示,并在全市采取下架措施。个别桶装水菌落总数超标高达20多倍,检测发现,18.9升装的桶装水有6批次不合格。
饮用水生产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由于桶和桶盖不完全、操作人员卫生管理不当,或者是生产封盖不密闭,都有可能导致桶装饮用水菌落总数超标。一些低价销售的桶装水,很大可能是使用劣质水桶,从而导致水质污染。而饮用过期、不洁的桶装水,会引发各种水源性疾病,轻微的可能会出现腹泻、头晕、恶心等。
据介绍,对检查中发现饮用水生产企业存在问题的,执法人员将撤销其相关证照;而对无证照生产经营瓶装、桶装饮用水的违法行为,将一律予以严厉打击,必要时将查封扣押违法生产工具、设备、原料等物品,通报工商部门吊销营业执照,依法取缔非法生产场所。[3]
安全隐患
桶装水逐步成为生活必备品,但卫生隐患也正影响着消费者的健康。昨日,北京市食品监督管理局首次将桶装水纳入高风险品种,实施重点监管,每年将进行三次市级监督抽检。
根据调研公司Research In China预计,未来15年中国内地瓶装水的需求仍将稳步增长,桶装水的销量则将在2025年达到1.5亿立方米。在市场高速增长的同时,桶装水行业却屡次曝出假冒、安全问题。
根据北京商报统计,在国家食药监总局和各级市食药监局的抽检中,桶装水产品屡次因菌落总数超标出现在不合格名单中。在一次抽检中,82家瓶、桶装饮用水生产企业中不合格产品7批次,其中有6批次菌落总数超标。“龙涧”桶装水亚硝酸盐超标,“燕兴隆”牌350ml富硒弱碱山泉水是2014年首次检出的不合格小瓶饮用水,不合格原因也是菌落总数超标。
为了加强对桶装饮用水市场的监管,市食药部门首次将桶装饮用水列为高风险产品管理,未来每年市级监督抽检3次,重点检测微生物类、农药类、污染物类、理化类等24个指标。此外,许可证申办等都更加严格,风险监测也会匹配不同措施,除了3次市级监督检测外,各区县将有额外的抽检计划。
2013年4月,北京市质检将食用油、乳制品、白酒、婴幼儿及其他配方乳粉等25种被确定为高风险品种,实施重点监管,对消费者关注的乳制品安全,质监部门对全市乳制品生产企业的产品实施每周监测。
各地食药部门均有自己的高风险食品检测名单,多以消费者关注度较高的乳制品、米、面、油等商品为主。
[4]
2014年9月29日,国家食品监督管理总局公布的专项监督抽检结果显示,瓶(桶)装饮用水抽检不合格率为23.83%。
本次专项抽检共抽检样品1863批次,样品涉及全国31个省(区、市)1197家生产企业,抽检项目包括菌落总数、致病菌、铅、镉、亚硝酸盐、溴酸盐等36项;共检出不合格样品444批次,抽检不合格率23.83%,涉及22项不合格项目,主要不合格项目为菌落总数、大肠菌群、酵母菌、霉菌等微生物指标和溴酸盐超标,微生物指标不合格样品大多是大桶水。
大桶水微生物指标不合格的主要原因是,部分企业存在管理不严、包装容器和设备设施等清洗不符合规定;部分经营企业未按照相关要求存放大桶水,存在产品露天堆放或日光下曝晒等问题;有的大桶水包装盖密封不严等[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