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附近辅导班
本以为是减负,没想到越减越累。
9月1日开学以来,5+2延时服务实行已有两周,本是为了减轻学生而实行的政策却暴露出诸多问题:
一、学生在校时间超10小时,身心俱疲
课后延时服务实行两周后,很多家长在社交平台上反映,孩子到家后两眼发直,身心俱疲,一点活力都没有,甚至有的直接被累哭了。
早上8:20到校,晚上6:30放学,中小学生在校时间远超10小时,一天下来毫无自由时间,与减负的宗旨背道而驰。
二、老师下班时间延时,吃不上饭,照顾不到家里
延时服务难的当属老师。
从前5:00就能下班,现在要8:00才能到家,要说学生在校时间长达10小时,那么老师在校时间就长达12小时,这种高强度工作让部分老师身心俱疲。
难以接受的还是“晚饭不能及时吃”这一点,延时服务下,部分学校管学生的晚餐,但是老师却因为需要组织学生吃晚饭,自己不能按时吃,8点到家后,才能吃上晚饭,一些有胃病的老师,两周下来真的是饱受折磨。
三、当学生放学时间撞上晚高峰,交通状况让人绝望
一位家长在网上上传了小学校门口实况图,图中车辆多得犹如春运时的高速,堵得水泄不通,这一幕让很多家长感同身受,倍感绝望。
延时服务本是为了解决家长接送孩子的难题,没想到实行两周后,家长、学生、老师没一方过得舒服,都各自面临着难以解决的问题。
这让大众不禁怀疑,延时服务的政策究竟正不正确?
一项政策无法让所有人满意,课后延时服务让老师、学生、家长有诸多意见,即使改回去依旧会有很多人不满意。
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学校和家长积极配合解决问题。
如何有效解决,我们尝试提出几条建议:
一、学校合理安排老师的课后服务时间
课后延时服务下,老师是可以拿到一定的薪资补贴的,但是一些老师依旧有逆反心理,这就需要学校去协调,比如统一给老师定晚饭,解决晚饭吃得不及时的问题。
再比如调控老师课后服务时间,课多的老师,隔一天再进行看管工作,这样老师也能拥有更多个人自由时间。
二、家长可采取电动车接送方式
当学生放学时间撞上晚高峰,是让人很绝望,针对这种情况,没有太多好的办法,从个人来解决,就是家长用更轻便的交通工具接送孩子,比如说电动车,能节省很多时间。
三、学校课后服务以室外活动为主
规划的课后服务内容是非常多元化的,例如读书、艺术、体育活动等等,学校要保证课后服务的轻松内容,在这个时间段中,让学生感受到属于自己的自由时间,减轻在学校的压迫感,就不会感觉那么累了。
在面对政策的变化时,家长、老师以及学生积极地响应,尽快想办法适应新的模式,找到平衡各方的方法,才能早一些以状态面对学习和生活,不辜负教育改革的初衷和本心。
9月1日开学以来,5+2延时服务实行已有两周,本是为了减轻学生而实行的政策却暴露出诸多问题:
一、学生在校时间超10小时,身心俱疲
课后延时服务实行两周后,很多家长在社交平台上反映,孩子到家后两眼发直,身心俱疲,一点活力都没有,甚至有的直接被累哭了。
早上8:20到校,晚上6:30放学,中小学生在校时间远超10小时,一天下来毫无自由时间,与减负的宗旨背道而驰。
二、老师下班时间延时,吃不上饭,照顾不到家里
延时服务难的当属老师。
从前5:00就能下班,现在要8:00才能到家,要说学生在校时间长达10小时,那么老师在校时间就长达12小时,这种高强度工作让部分老师身心俱疲。
难以接受的还是“晚饭不能及时吃”这一点,延时服务下,部分学校管学生的晚餐,但是老师却因为需要组织学生吃晚饭,自己不能按时吃,8点到家后,才能吃上晚饭,一些有胃病的老师,两周下来真的是饱受折磨。
三、当学生放学时间撞上晚高峰,交通状况让人绝望
一位家长在网上上传了小学校门口实况图,图中车辆多得犹如春运时的高速,堵得水泄不通,这一幕让很多家长感同身受,倍感绝望。
延时服务本是为了解决家长接送孩子的难题,没想到实行两周后,家长、学生、老师没一方过得舒服,都各自面临着难以解决的问题。
这让大众不禁怀疑,延时服务的政策究竟正不正确?
一项政策无法让所有人满意,课后延时服务让老师、学生、家长有诸多意见,即使改回去依旧会有很多人不满意。
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学校和家长积极配合解决问题。
如何有效解决,我们尝试提出几条建议:
一、学校合理安排老师的课后服务时间
课后延时服务下,老师是可以拿到一定的薪资补贴的,但是一些老师依旧有逆反心理,这就需要学校去协调,比如统一给老师定晚饭,解决晚饭吃得不及时的问题。
再比如调控老师课后服务时间,课多的老师,隔一天再进行看管工作,这样老师也能拥有更多个人自由时间。
二、家长可采取电动车接送方式
当学生放学时间撞上晚高峰,是让人很绝望,针对这种情况,没有太多好的办法,从个人来解决,就是家长用更轻便的交通工具接送孩子,比如说电动车,能节省很多时间。
三、学校课后服务以室外活动为主
规划的课后服务内容是非常多元化的,例如读书、艺术、体育活动等等,学校要保证课后服务的轻松内容,在这个时间段中,让学生感受到属于自己的自由时间,减轻在学校的压迫感,就不会感觉那么累了。
在面对政策的变化时,家长、老师以及学生积极地响应,尽快想办法适应新的模式,找到平衡各方的方法,才能早一些以状态面对学习和生活,不辜负教育改革的初衷和本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