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橡套电缆护套计算更准确
华东郑州电缆厂生产的橡套电缆(网址:http://www.hddianlan***/)的设计和计算严格按照固定的计算方法,一点点的差错都会影响到电缆的质量,但是不少人在使用计算方法的时候有些误解和偏差,这里小编给大家做一个详细介绍。
外护套计算的误差
如GB/T12706.1-2008第13.3规定如下:
若无其他规定,挤包护套标称厚度值Ts(以mm计)应按下列公式计算:Ts=0.035D+1.0
式中:D——挤包护套前电缆的假设直径,单位为毫米(mm)
注意,这里的D是指“假设直径”。而很多人在使用中是按“实际直径”,即测量出成缆(或铠装)外径,把它当做D的值来使用,这是错误的。从计算公式可以看出,外护套厚度与挤包外护套前的直径有关。试想,如果按成缆(或铠装)外径来计算,那么成缆外径越小,岂不是厚度可以越薄?如果每个厂家的成缆外径都不同,那么计算出来的外护套厚度岂不是五花八门?没有了一个统一的标准,这是不合理、不科学的。
所以外护套计算公式中的D要使用“假设直径”,那么“假设直径”怎样计算呢?这就要看标准中的附录A。在附录A中规定了电力电缆导体的假设直径,这里的假设直径不是实际产品的导体直径,而是标准规定好的。这个导体直径忽略了导体形状和紧压程度,而只与标称截面有关,这样每个厂家利用假设直径计算出的外护套厚度就能达到统一,为产品设计和使用减少了麻烦。
相应地,在确定导体假设直径的基础上,根据附录A的计算方法,按产品结构依次计算出各结构的直径,终通过成缆(或铠装)的假设直径,确定外护套的标称厚度。
误差的大小
如果是圆形导体,用成缆(或铠装)的“实际直径”计算出的外护套厚度,往往比用“假设直径”计算的外护套厚度要偏大0.1mm左右。别看这0.1mm的厚度,随着数量的增多,用的料也会增多,造成成本的提升和不必要的浪费。如果是扇形导体,由于成缆外径减小,计算出的外护套厚度则会偏小,可能会出现薄点不达标的风险。
外护套计算的误差
如GB/T12706.1-2008第13.3规定如下:
若无其他规定,挤包护套标称厚度值Ts(以mm计)应按下列公式计算:Ts=0.035D+1.0
式中:D——挤包护套前电缆的假设直径,单位为毫米(mm)
注意,这里的D是指“假设直径”。而很多人在使用中是按“实际直径”,即测量出成缆(或铠装)外径,把它当做D的值来使用,这是错误的。从计算公式可以看出,外护套厚度与挤包外护套前的直径有关。试想,如果按成缆(或铠装)外径来计算,那么成缆外径越小,岂不是厚度可以越薄?如果每个厂家的成缆外径都不同,那么计算出来的外护套厚度岂不是五花八门?没有了一个统一的标准,这是不合理、不科学的。
所以外护套计算公式中的D要使用“假设直径”,那么“假设直径”怎样计算呢?这就要看标准中的附录A。在附录A中规定了电力电缆导体的假设直径,这里的假设直径不是实际产品的导体直径,而是标准规定好的。这个导体直径忽略了导体形状和紧压程度,而只与标称截面有关,这样每个厂家利用假设直径计算出的外护套厚度就能达到统一,为产品设计和使用减少了麻烦。
相应地,在确定导体假设直径的基础上,根据附录A的计算方法,按产品结构依次计算出各结构的直径,终通过成缆(或铠装)的假设直径,确定外护套的标称厚度。
误差的大小
如果是圆形导体,用成缆(或铠装)的“实际直径”计算出的外护套厚度,往往比用“假设直径”计算的外护套厚度要偏大0.1mm左右。别看这0.1mm的厚度,随着数量的增多,用的料也会增多,造成成本的提升和不必要的浪费。如果是扇形导体,由于成缆外径减小,计算出的外护套厚度则会偏小,可能会出现薄点不达标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