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2021年2020年二类医疗器械 下放各区办理一手代办
河南2021年2020年二类医疗器械 下放各区办理一手代办河南2021年2020年二类医疗器械 下放各区办理一手代办河南2021年2020年二类医疗器械 下放各区办理一手代办进博“金句”
新华社昨天13:532013年11月3日,在湖南湘西十八洞村考察时首次提出“精准扶贫”。七年后的今天,十八洞村早已从偏僻落后的苗寨蜕变为远近闻名的精准脱贫样板村,而“精准扶贫”也成为中国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胜方略。《天天学习》栏目推出“精准扶贫下的蝶变”系列,展现“精准扶贫”方略引领下的乡村蝶变。
天天学习
在全国的土族自治县——青海省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山坳里老班彦村的破旧与山脚下班彦新村的美好形成鲜明对比。
“本来是打算到山上看你们的,可是下雨天路不好走,就来新村看看你们。”2016年8月23日,还在建设中的班彦新村迎来了一位特殊的客人——。
正在青海考察的专程来到这里考察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时任驻村书记苏江宁清楚地记得,那时班彦新村的路面还没硬化,是踩着泥泞进村的。
“班彦”,在土族语言中指的是“富裕幸福的地方”。可直到2015年,种地难、吃水难、上学难、就医难、交通难、娶亲难等难题仍困扰着住在山上的129户村民,是典型的“一方水土养活不了一方人”。
转折发生在2016年4月,易地扶贫搬迁工程破土动工。
上图:山坳里的老班彦村。下图:山脚下的班彦新村。
“来的时候,班彦村的易地搬迁房主体工程已基本完工,配套设施正在加紧建设。”苏江宁说,“十分关心搬迁房质量、新村基础设施以及搬迁后村民生活,边看边仔细询问,想得可周到了。”
先后走进了村民吕有章、吕有金的新家。
吕有章打开水龙头,放了两桶自来水给看。为村民们解决了用水问题感到欣慰,他说,新村水、电、通信都方便了,希望乡亲们日子越过越好。
吕有金回忆:“进屋后,仔细察看房屋的户型结构,坐下来观看旧村的视频,接着拿起我家的《扶贫手册》,问了我好多问题……”
“一定要把易地移民搬迁工程建设好,保质保量让村民们搬入新居。”叮嘱当地干部,“大家生活安顿下来后,各项脱贫措施要跟上,把生产搞上去。”
不久之后,村民们陆续从山上搬到了山下。大家搞起了特色种植养殖、民族特色手工艺和乡村旅游接待等产业,忙并快乐着。
村里还用国家精准扶贫专项资金修建了一座盘绣园。“村里的妇女在这里平均每人每年能有6000元的收入,多的一年能挣1.7万元。”现任驻村书记袁光平说。
班彦新村村民在盘绣园内制作盘绣
吕有金家有着祖传的传统酿造青稞酩馏酒的秘方和手艺,搬进新村后,县工商局主动找到他,很快帮他办好了“作坊证”。作坊开起来,“2017年就收入10万多元,当年我们家就脱贫了”。之后,吕有金主动当起了致富带头人。
2017年底,班彦村整体脱贫摘帽,村民人均年收入从2015年的2600元增加到2019年的10574元,翻了两番。有人感慨:“做梦都没想到,我们也过上了城里人的好日子!”
班彦村的变迁,只是全国易地扶贫搬迁助力脱贫奔小康的一个缩影。截至目前,全国已有960多万贫困人口通过易地扶贫搬迁摆脱了“一方水土养不好一方人”的困境,拥抱美好新生活。
新华社昨天13:532013年11月3日,在湖南湘西十八洞村考察时首次提出“精准扶贫”。七年后的今天,十八洞村早已从偏僻落后的苗寨蜕变为远近闻名的精准脱贫样板村,而“精准扶贫”也成为中国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胜方略。《天天学习》栏目推出“精准扶贫下的蝶变”系列,展现“精准扶贫”方略引领下的乡村蝶变。
天天学习
在全国的土族自治县——青海省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山坳里老班彦村的破旧与山脚下班彦新村的美好形成鲜明对比。
“本来是打算到山上看你们的,可是下雨天路不好走,就来新村看看你们。”2016年8月23日,还在建设中的班彦新村迎来了一位特殊的客人——。
正在青海考察的专程来到这里考察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时任驻村书记苏江宁清楚地记得,那时班彦新村的路面还没硬化,是踩着泥泞进村的。
“班彦”,在土族语言中指的是“富裕幸福的地方”。可直到2015年,种地难、吃水难、上学难、就医难、交通难、娶亲难等难题仍困扰着住在山上的129户村民,是典型的“一方水土养活不了一方人”。
转折发生在2016年4月,易地扶贫搬迁工程破土动工。
上图:山坳里的老班彦村。下图:山脚下的班彦新村。
“来的时候,班彦村的易地搬迁房主体工程已基本完工,配套设施正在加紧建设。”苏江宁说,“十分关心搬迁房质量、新村基础设施以及搬迁后村民生活,边看边仔细询问,想得可周到了。”
先后走进了村民吕有章、吕有金的新家。
吕有章打开水龙头,放了两桶自来水给看。为村民们解决了用水问题感到欣慰,他说,新村水、电、通信都方便了,希望乡亲们日子越过越好。
吕有金回忆:“进屋后,仔细察看房屋的户型结构,坐下来观看旧村的视频,接着拿起我家的《扶贫手册》,问了我好多问题……”
“一定要把易地移民搬迁工程建设好,保质保量让村民们搬入新居。”叮嘱当地干部,“大家生活安顿下来后,各项脱贫措施要跟上,把生产搞上去。”
不久之后,村民们陆续从山上搬到了山下。大家搞起了特色种植养殖、民族特色手工艺和乡村旅游接待等产业,忙并快乐着。
村里还用国家精准扶贫专项资金修建了一座盘绣园。“村里的妇女在这里平均每人每年能有6000元的收入,多的一年能挣1.7万元。”现任驻村书记袁光平说。
班彦新村村民在盘绣园内制作盘绣
吕有金家有着祖传的传统酿造青稞酩馏酒的秘方和手艺,搬进新村后,县工商局主动找到他,很快帮他办好了“作坊证”。作坊开起来,“2017年就收入10万多元,当年我们家就脱贫了”。之后,吕有金主动当起了致富带头人。
2017年底,班彦村整体脱贫摘帽,村民人均年收入从2015年的2600元增加到2019年的10574元,翻了两番。有人感慨:“做梦都没想到,我们也过上了城里人的好日子!”
班彦村的变迁,只是全国易地扶贫搬迁助力脱贫奔小康的一个缩影。截至目前,全国已有960多万贫困人口通过易地扶贫搬迁摆脱了“一方水土养不好一方人”的困境,拥抱美好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