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到深圳大巴直达卧铺快客
直达客车18625577917郑州至深圳大巴专线客运豪华大巴车随车电话17698068282万里大巴400免费4000863616本车车况,冷暖空调,车载电视,饮水机新能源车究竟值不值得买?到底该怎么选?针对相关问题,近日发布的2017年中国六城市新能源汽车消费者调查成果给出了答案。
此次调查由能源基金会(中国)支持,北京交通发展研究院联合上海市新能源汽车公共数据采集与监测研究中心、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共同开展,调查范围包括北京、上海、成都、武汉、石家庄、临沂六个城市。此次研究以真实全面的问卷调查和访谈数据为基础,借助科学的研究方法和理论,进行了全面、细致的定性及定量分析,准确反映了中国新能源汽车消费者特征,对相关部门政策制定与厂商产品研发都有指导意义。
本文梳理相关背景及部分调查成果。
我国的新能源汽车自2009年“十城千辆”起步至今,取得了突破性的增长。2016年我国共销售新能源汽车50.7万辆,连续两年产销量居世界。目前累计推广量已经超过了100万辆,占全球市场保有量的50%以上。举世瞩目的成绩背后,不同级别城市的推广情况差异巨大,2017年8月数据显示,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推广应用数量占总量约54%,一二线城市推广应用总量占比达78%。
在这一背景下,此次调查范围,除北京、上海两个一线城市之外,还扩大到了二三线城市,具体包括四川成都、湖北武汉、河北石家庄和山东临沂。主要调查内容包含新能源汽车消费者的人群特征、购车影响因素、出行及充电特征以及潜在用户拒绝购买原因。
●各类城市新能源汽车的定 位、车型选择存在显著差异。
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从2014年的11.2万辆,增长到2016年的100万辆,年均增长率达200%,新能源汽车加速进入家庭。调查显示,在北京和上海,新能源汽车主要作为家庭首辆车;在其他四个城市,主要作为家庭第二辆车使用。
因不同车辆定 位,消费者在使用特征和车型技术期待方面的差距较大。北京、武汉、石家庄以国产纯电动中端车为主,上海、成都以插电混合动力为主,临沂以国产低端电动车为主。新能源车主的出行目的呈现多元化特征,对于不同城市的车主,新能源汽车已经基本能够满足用户的日常出行需求。自有桩建设情况好的城市主要依赖自有桩和单位桩充电;自有桩建设情况不佳的城市,飞线充电比例显著上升,超过半数的用户表示如果不能建设自有桩,将不会选择购买新能源汽车。
●号牌优惠政策是北京和上海消费者购车的决定性因素。
政策激励、成本节约、车辆提升和充电改善是促进消费者购买的四大主因。调查表明,在北京和上海,号牌优惠政策是激励购车的决定性因素,如果取消号牌优惠政策,将有75%的车主放弃购买新能源汽车。
在成都和武汉,货币类政策激励有效。调查显示,59%的消费者由于购置补贴政策激励才选择新能源汽车,高于不限行政策激励效果。除购置环节优惠外,使用环节优势也更加突出。经测算,新能源小客车出行成本为每百公里11元,约为汽油车的1/4,新能源小客车综合成本优势显著成为主要购买原因。
指标单独配置政策是激励用户购车的首要因素。“购车成本”和“产品的多样化”是用户选购纯电动汽车的主要原因。然而,“可选车型少”“无人推荐”和“对售后保养的忧虑”,影响了消费者尝试购买新能源汽车。与同价位汽油车相比,“车辆外观”“内部空间做工”和“主流配置”等细节体验决定了终消费者是否选择新能源汽车。
●消费者对车型期待趋于理性,关键性能和设计品质仍需提升。
新能源汽车技术水平逐年提升,充电条件改善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消费者选择新能源车。市场主流车型续航里程自2015年的150公里提升至300公里。调查显示,北京市桩车比由2015年的46%上升至2017年的74%,而在上海这一比例已经超过90%。
北京、上海、石家庄和临沂四城市消费者对车辆续航里程期待高于成都和武汉。主要原因为:在北京和上海,以家庭首购车为主,对新能源汽车续航里程期待更高;在石家庄和临沂,消费者出于经济性考虑,对车辆性价比有更高要求。
对比调查发现,充电30分钟、续航500公里仍然是北京和上海消费者期待的车型要素,而消费者对该类车型的可接受价格由2015年的15万元上升至20万元,可见消费者对车型期待趋于理性,但目前市场主流车型充电时间高于60分钟,续航里程低于400公里,与消费者期待仍有差距。
除关键技术指标之外,消费者对产品设计品质还有很高期待。销售漏斗模型分析显示,潜在消费者在试车体验之后流失比例大(约占总流失的42%)。
相关业内人士表示,2017年中国六城市新能源汽车消费者调查充分反映了中国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观点和看法,通过对不同城市新能源汽车消费需求的精准总结,将引导行业各方按需定 位,进而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
此次调查由能源基金会(中国)支持,北京交通发展研究院联合上海市新能源汽车公共数据采集与监测研究中心、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共同开展,调查范围包括北京、上海、成都、武汉、石家庄、临沂六个城市。此次研究以真实全面的问卷调查和访谈数据为基础,借助科学的研究方法和理论,进行了全面、细致的定性及定量分析,准确反映了中国新能源汽车消费者特征,对相关部门政策制定与厂商产品研发都有指导意义。
本文梳理相关背景及部分调查成果。
我国的新能源汽车自2009年“十城千辆”起步至今,取得了突破性的增长。2016年我国共销售新能源汽车50.7万辆,连续两年产销量居世界。目前累计推广量已经超过了100万辆,占全球市场保有量的50%以上。举世瞩目的成绩背后,不同级别城市的推广情况差异巨大,2017年8月数据显示,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推广应用数量占总量约54%,一二线城市推广应用总量占比达78%。
在这一背景下,此次调查范围,除北京、上海两个一线城市之外,还扩大到了二三线城市,具体包括四川成都、湖北武汉、河北石家庄和山东临沂。主要调查内容包含新能源汽车消费者的人群特征、购车影响因素、出行及充电特征以及潜在用户拒绝购买原因。
●各类城市新能源汽车的定 位、车型选择存在显著差异。
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从2014年的11.2万辆,增长到2016年的100万辆,年均增长率达200%,新能源汽车加速进入家庭。调查显示,在北京和上海,新能源汽车主要作为家庭首辆车;在其他四个城市,主要作为家庭第二辆车使用。
因不同车辆定 位,消费者在使用特征和车型技术期待方面的差距较大。北京、武汉、石家庄以国产纯电动中端车为主,上海、成都以插电混合动力为主,临沂以国产低端电动车为主。新能源车主的出行目的呈现多元化特征,对于不同城市的车主,新能源汽车已经基本能够满足用户的日常出行需求。自有桩建设情况好的城市主要依赖自有桩和单位桩充电;自有桩建设情况不佳的城市,飞线充电比例显著上升,超过半数的用户表示如果不能建设自有桩,将不会选择购买新能源汽车。
●号牌优惠政策是北京和上海消费者购车的决定性因素。
政策激励、成本节约、车辆提升和充电改善是促进消费者购买的四大主因。调查表明,在北京和上海,号牌优惠政策是激励购车的决定性因素,如果取消号牌优惠政策,将有75%的车主放弃购买新能源汽车。
在成都和武汉,货币类政策激励有效。调查显示,59%的消费者由于购置补贴政策激励才选择新能源汽车,高于不限行政策激励效果。除购置环节优惠外,使用环节优势也更加突出。经测算,新能源小客车出行成本为每百公里11元,约为汽油车的1/4,新能源小客车综合成本优势显著成为主要购买原因。
指标单独配置政策是激励用户购车的首要因素。“购车成本”和“产品的多样化”是用户选购纯电动汽车的主要原因。然而,“可选车型少”“无人推荐”和“对售后保养的忧虑”,影响了消费者尝试购买新能源汽车。与同价位汽油车相比,“车辆外观”“内部空间做工”和“主流配置”等细节体验决定了终消费者是否选择新能源汽车。
●消费者对车型期待趋于理性,关键性能和设计品质仍需提升。
新能源汽车技术水平逐年提升,充电条件改善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消费者选择新能源车。市场主流车型续航里程自2015年的150公里提升至300公里。调查显示,北京市桩车比由2015年的46%上升至2017年的74%,而在上海这一比例已经超过90%。
北京、上海、石家庄和临沂四城市消费者对车辆续航里程期待高于成都和武汉。主要原因为:在北京和上海,以家庭首购车为主,对新能源汽车续航里程期待更高;在石家庄和临沂,消费者出于经济性考虑,对车辆性价比有更高要求。
对比调查发现,充电30分钟、续航500公里仍然是北京和上海消费者期待的车型要素,而消费者对该类车型的可接受价格由2015年的15万元上升至20万元,可见消费者对车型期待趋于理性,但目前市场主流车型充电时间高于60分钟,续航里程低于400公里,与消费者期待仍有差距。
除关键技术指标之外,消费者对产品设计品质还有很高期待。销售漏斗模型分析显示,潜在消费者在试车体验之后流失比例大(约占总流失的42%)。
相关业内人士表示,2017年中国六城市新能源汽车消费者调查充分反映了中国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观点和看法,通过对不同城市新能源汽车消费需求的精准总结,将引导行业各方按需定 位,进而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