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柜选封闭式还是开放式
书柜选“封闭式”还是“开放式”?别纠结了!答案就在这些实际做法里 ...
大家知道的,小许是个读书家庭社区,回答这样的问题,经验丰富、小菜一碟。不过这个问题也是蛮“撩人”的:在家装书柜,谁没想过这问题啊?
如果让我们上一代人决策,肯定是选封闭式的,怕灰啊!到了咱们这一代,想法就不太一样了。我看了社区里上百条大家的实际经验分享,发现,这道题的答案,大致分三个方向:
多数人喜欢开放式书柜;
也有不少藏书量多的朋友纠结到后,两种都用上,搭配着来;
北方朋友们态度还是很坚决的,“灰太大,必须得有门!”
-Part 1-
大多数朋友开放式…
“开门的动作可能会降低读书的兴趣。”
虽然知道开放式容易落灰,影响图书保存的质量,但还是选择了开放式。不管大人还是孩子,一个开门的动作可能都会降低读书的兴趣吧,至少我是这么想的。
每天和娃悠哉的坐在沙发或垫子上,随手就可以从书架里抽出一本绘本来读;娃娃玩玩具的间隙走过书架旁,顺手在抽出一本她爱的绘本读起来,都不需要大人来帮忙的,那个画面多美好。
于我而言,爱护书当然重要,更重要的是我们是要去读它,不然只能算收藏了。
“开放式颜值高,柜门会显得多余。”
在我纠结了两个月后,毅然选择了开放式的图书馆书架,不仅是孩子拿取方便,颜值也高,柜门还是显得多余。
之前也是担心落灰问题,其实也还好,尤其是经常拿的两排书,基本上没啥灰尘。也有朋友推荐了静电掸子,灰尘全部吸附上,彻底脏了换个替换头即可。
“低龄娃,必须开放式!”
对于低龄娃,必须开放式!
我家里两面书架墙,客厅一面,用来放英文读物,按照教辅,工具书,分级,绘本,桥梁,章节,科普...分类摆放;
儿童房一面,摆放中文读物,按照科普,人文(历史,地理,哲学,美学...),绘本,童话,文学,教辅,工具书...分类摆放。
“有了柜门,就没有了触手可及的亲切感。”
虽然开放式书柜有落灰的问题,但是我还是会选择开放式。有了一个柜门,感觉和书的距离就远了,没有了触手可及的亲切感和便利,很可能拿书看的频率都会受影响。
而且娃不知道想看什么书的时候,得一个柜门一个柜门打开找,肯定没有凭眼就能扫过所有书来得“爽”和直接。
另外生活在小城市,污染方面不是很严重,一点点灰也能接受,灰很好清理,擦起来也不麻烦。
“就利用率和便捷程度,我站开放式啊!”
就利用率和便捷程度,我站开放式啊!不过我家开放式书架和封闭式都有。封闭式书架连同电视背景墙一起,是欧派定做的,几乎一下子就放满了…然后就入了宜家的比利书架。
封闭式在防尘上很多,但真的不适合小朋友,娃一天打开关上几十次…现在主要用来放粑粑的书和不太看的书…
开放式书架方便很多,娃随时都可以从上面拿书下来读,而且宜家的比利可以无限延伸,再也不怕放不下…
“家里面积不是很大,多个门要占据很多空间。”
因为是后期改造,所以我果断选择开放式书架。
目前是扔了沙发换了三组图书馆书架,卧室的电视柜也让我改成了书柜,还有飘窗,装修时就做了小书架,接下来的计划是撤掉餐桌,把餐厅再加两组图书馆书架。
如果重新选的话,我大概率还是会选择开放式书架,因为家里面积不是很大,感觉多个门要占据很多空间。
“书再也不用东躲西藏了,全都有露脸的机会。”
经历了几年买买买后,家里的书终于无处可放了,于是将心爱的客厅沙发墙改造成了书墙。
现在有了这面开放式书墙,幸福感爆棚,书再也不用东躲西藏了,全都有露脸的机会。
俩娃每天都在书架前找书看书,书成了他们生活中自然的玩伴。
“受不了东西在玻璃上摩擦的声音,
玻璃门还得清洁。”
虽然开放式书柜会落灰,但是不管什么时候还是选择开放式书柜,喜欢想看随手就拿到的感觉,不用再打开门,而且特别不喜欢玻璃柜门,受不了有东西在玻璃上摩擦的声音,玻璃门也得清洁。
灰尘用吸尘器或鸡毛掸子打扫,或者假装看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