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变频器品牌优势在哪里
综观我国中低压变频器行业20多年的高速发展,目前该行业的竞争格局已初步形成。虽然外资品牌所占份额较大,但由于竞争者较多,即使和ABB其所占份额也低于20%,因此中国的变频器市场是一个充分竞争的市场。从变频器的各下游细分市场来讲,几家较大的外资仍然占据了起重机械、冶金、煤炭、电梯等高端应用市场的大部分甚至绝大部分份额,国产品牌需要在技术上继续进步,在产品性能上达到至少与外资相当的水平,再加上价格和服务方面的优势,才能在这些盈利丰厚的高端市场取得更多成功。
日本品牌进入中国较早,对中国变频器市场较为熟悉,曾经有针对性地推出了适合我国国情的变频器产品,将变频器定 位于节能、小功率、专业化,目前在节能领域或OEM配套方面表现仍比较突出。我国中、低压变频器市场在发展初期曾出现日本品牌一统天下的局面,但近几年日本品牌的市场份额逐步被欧美和内资品牌蚕食,2006年市场占有率已降至30%以下,2007年进一步下降到25%以下(约23%左右),2008年由于欧美品牌取得了较快增长,日本品牌进一步下降到18%左右。富士(Fuji)、(Mitsubishi)、安川(Yaskawa)等是较有代表性的日本品牌。
欧美品牌虽然进入中国相对较晚,但很快就凭借其先进的控制技术和优良的质量在中国变频器市场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目前几乎所有欧美知名变频器品牌都已进入中国,在国内中、低压变频器市场的份额达到50%左右。其中有代表性的品牌包括瑞士ABB(阿西亚·布郎·勃)、德国SIEMENS()、丹麦Danfoss(丹佛斯)、法国Schneider(施耐德)。特别是ABB和作为两大外资品牌,市场份额大大超过其他品牌,具有其他外资品牌难以企及的强大综合实力。
台湾品牌进入中国大陆市场也相对较早,多数产品带有日本品牌的痕迹。目前较有代表性的台湾品牌是台达。台湾品牌和韩国品牌在我国中低压变频器市场的市场约占6%左右的市场份额。
面对外资品牌先入为主的中低压变频器市场,中国内资品牌在学习和探索中起步,逐步发展壮大。目前内资品牌以从零起步发展到现在约24%的市场份额,原来由欧美品牌、日本品牌占优势的竞争格局已经发生改变;从2008年中国中低压变频器的市场份额看,内资品牌的总体份额已经远远超过台湾品牌和韩国品牌,略高于日本品牌,形成欧美品牌、日本品牌、内资品牌三足鼎立之势。本节以下部分通过内资品牌和外资品牌的对比,简要总结内资品牌的优势和劣势。
3.4.1优势
营销网络和服务优势
营销网络是内资品牌与国际品牌的竞争中得力的武器之一。的本土企业往往拥有由销售片区、办事处、代理商组成的销售网络,在全国重要城市还建有用户服务中心,零配件充足,服务及时。内资品牌在客户跟踪回访、售后响应、对特殊客户的个性化定制服务等方面明显优于国际品牌。
价格优势
与外资品牌相比,内资品牌产品价格一般低30%至40%。随着生产规模扩大,在零、配件采购中侃价实力会进一步提高,成本有望进一步降低,从而在保证价格优势的前提下提高盈利能力。
少数品牌的产品综合性能日益接近国际
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剧,尤其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以来,技术和信息的交流更加频繁也更为顺畅,变频器产品技术的差异程度正逐渐降低,许多内资企业正从各方面向国际品牌靠拢,如核心元器件IGBT采用德国和日本的进口产品,单片机采用Intel公司的87C196MC或TI公司的DSP,管理上采用ERP系统等。相对于外资品牌,内资品牌的设计更适合中国国情,如宽电压工作范围、宽温度适应范围、汉化效果更好、有中文提示功能、防腐蚀防潮湿设计更到位等等,满足不同行业用户的需求。
3.4.2劣势
与外资优势品牌相比,内资品牌在产品线的齐全程度方面,以及产品可靠性方面仍存在一定差距。
综合技术实力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主要表现在,内资品牌从整体上看产品线还不够齐全、故障率偏高,而且普遍没有成套电气控制设备。由于内资品牌进入电气传动领域时间较短,技术和产品基础相对薄弱,其产品线很难象ABB、两大外资品牌那样实现各电压等级、各功率段的覆盖,缺乏产品线协同优势。内资品牌的故障率也高一些,普遍达到5%左右,表现内资品牌故障率也有3-4%,而大的几家外资品牌故障率普遍在3%以下。另外外资品牌和ABB分别还可以提供电力和冶金行业整套的电气设备和系统解决方案,这也是内资企业无法做到的。
产业规模和品牌知名度尚待提高
目前外资品牌占据了我国中低压变频器市场的前10强,其年销售额小的也在3亿元以上。内资品牌中规模大的德力西排名在前十名,是国内企业在中低压变频器市场销售额接近3亿元的企业,其他企业的规模更小。变频器作为工业用关键设备,产品一般有2-3年的成熟期,质量是否可靠,性能是否稳定,需要客户使用时间的检验。由于大部分本土企业成立的历史不长,产品线还在完善当中,许多新产品进入市场的时间较短,在产品的成熟度和品牌知名度方面很难与历史悠久的国际抗衡。另外,由于中国中低压变频器市场的特殊性,外资品牌先入为主,对内资品牌参与市场竞争带来不利影响。在内资品牌起步的初期,的确有部分产品质量不过关,可靠性与稳定性较差,影响了内资品牌的业内口碑。近几年随着本土变频器生产企业综合实力的迅速提高,目前内资品牌的口碑已,许多终端用户正在从只采购外资的变频器产品转为使用或尝试使用内资品牌产品。
日本品牌进入中国较早,对中国变频器市场较为熟悉,曾经有针对性地推出了适合我国国情的变频器产品,将变频器定 位于节能、小功率、专业化,目前在节能领域或OEM配套方面表现仍比较突出。我国中、低压变频器市场在发展初期曾出现日本品牌一统天下的局面,但近几年日本品牌的市场份额逐步被欧美和内资品牌蚕食,2006年市场占有率已降至30%以下,2007年进一步下降到25%以下(约23%左右),2008年由于欧美品牌取得了较快增长,日本品牌进一步下降到18%左右。富士(Fuji)、(Mitsubishi)、安川(Yaskawa)等是较有代表性的日本品牌。
欧美品牌虽然进入中国相对较晚,但很快就凭借其先进的控制技术和优良的质量在中国变频器市场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目前几乎所有欧美知名变频器品牌都已进入中国,在国内中、低压变频器市场的份额达到50%左右。其中有代表性的品牌包括瑞士ABB(阿西亚·布郎·勃)、德国SIEMENS()、丹麦Danfoss(丹佛斯)、法国Schneider(施耐德)。特别是ABB和作为两大外资品牌,市场份额大大超过其他品牌,具有其他外资品牌难以企及的强大综合实力。
台湾品牌进入中国大陆市场也相对较早,多数产品带有日本品牌的痕迹。目前较有代表性的台湾品牌是台达。台湾品牌和韩国品牌在我国中低压变频器市场的市场约占6%左右的市场份额。
面对外资品牌先入为主的中低压变频器市场,中国内资品牌在学习和探索中起步,逐步发展壮大。目前内资品牌以从零起步发展到现在约24%的市场份额,原来由欧美品牌、日本品牌占优势的竞争格局已经发生改变;从2008年中国中低压变频器的市场份额看,内资品牌的总体份额已经远远超过台湾品牌和韩国品牌,略高于日本品牌,形成欧美品牌、日本品牌、内资品牌三足鼎立之势。本节以下部分通过内资品牌和外资品牌的对比,简要总结内资品牌的优势和劣势。
3.4.1优势
营销网络和服务优势
营销网络是内资品牌与国际品牌的竞争中得力的武器之一。的本土企业往往拥有由销售片区、办事处、代理商组成的销售网络,在全国重要城市还建有用户服务中心,零配件充足,服务及时。内资品牌在客户跟踪回访、售后响应、对特殊客户的个性化定制服务等方面明显优于国际品牌。
价格优势
与外资品牌相比,内资品牌产品价格一般低30%至40%。随着生产规模扩大,在零、配件采购中侃价实力会进一步提高,成本有望进一步降低,从而在保证价格优势的前提下提高盈利能力。
少数品牌的产品综合性能日益接近国际
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剧,尤其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以来,技术和信息的交流更加频繁也更为顺畅,变频器产品技术的差异程度正逐渐降低,许多内资企业正从各方面向国际品牌靠拢,如核心元器件IGBT采用德国和日本的进口产品,单片机采用Intel公司的87C196MC或TI公司的DSP,管理上采用ERP系统等。相对于外资品牌,内资品牌的设计更适合中国国情,如宽电压工作范围、宽温度适应范围、汉化效果更好、有中文提示功能、防腐蚀防潮湿设计更到位等等,满足不同行业用户的需求。
3.4.2劣势
与外资优势品牌相比,内资品牌在产品线的齐全程度方面,以及产品可靠性方面仍存在一定差距。
综合技术实力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主要表现在,内资品牌从整体上看产品线还不够齐全、故障率偏高,而且普遍没有成套电气控制设备。由于内资品牌进入电气传动领域时间较短,技术和产品基础相对薄弱,其产品线很难象ABB、两大外资品牌那样实现各电压等级、各功率段的覆盖,缺乏产品线协同优势。内资品牌的故障率也高一些,普遍达到5%左右,表现内资品牌故障率也有3-4%,而大的几家外资品牌故障率普遍在3%以下。另外外资品牌和ABB分别还可以提供电力和冶金行业整套的电气设备和系统解决方案,这也是内资企业无法做到的。
产业规模和品牌知名度尚待提高
目前外资品牌占据了我国中低压变频器市场的前10强,其年销售额小的也在3亿元以上。内资品牌中规模大的德力西排名在前十名,是国内企业在中低压变频器市场销售额接近3亿元的企业,其他企业的规模更小。变频器作为工业用关键设备,产品一般有2-3年的成熟期,质量是否可靠,性能是否稳定,需要客户使用时间的检验。由于大部分本土企业成立的历史不长,产品线还在完善当中,许多新产品进入市场的时间较短,在产品的成熟度和品牌知名度方面很难与历史悠久的国际抗衡。另外,由于中国中低压变频器市场的特殊性,外资品牌先入为主,对内资品牌参与市场竞争带来不利影响。在内资品牌起步的初期,的确有部分产品质量不过关,可靠性与稳定性较差,影响了内资品牌的业内口碑。近几年随着本土变频器生产企业综合实力的迅速提高,目前内资品牌的口碑已,许多终端用户正在从只采购外资的变频器产品转为使用或尝试使用内资品牌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