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翻译之信达雅
青海教师考试网翻看各地教师招聘考试,不管是小学岗位还是中学岗位的招考试卷,凡是考文言文阅读的试卷,必定会考文言文翻译。且分值比重比一般文言文阅读的题目大,有时候甚至达到整个文言文阅读分值的一半,这在中学岗位招考试卷中尤其明显。所以,能否准确地解答文言文翻译题,是文言文阅读能否保分的关键因素。那么如何解答文言文翻译题呢?
要遵循“信”“达”“雅”的原则,我相信对于很多考生来说,在听到文言文翻译五个字后,是可以将这三个原则脱口而出的。但是“信”到底指的什么?“达”又指的什么?“雅”又是什么意思呢?很多人不一定清楚,即便清楚,也不一定能在实际中严格地遵循。下面我们着重讲讲,文言文翻译的“信”“达”“雅”原则及其落实。(青海教师考试网)
“信”“达”“雅”初是由我国清末启蒙思想家严复提出的,他在《天演论》“译例言”中讲道:“译事三难:信、达、雅。求其信已大难矣,顾信矣不达,虽译犹不译也,则达尚焉。”意思是“翻译的事情有三个难点:意思不悖于原文,不拘于形式,选词准确、简明、优雅。“信”“达”“雅”初是针对外文翻译而言的,但随着时代的发展,白话文的掀起,现代汉语的统一,普通话的推广,我们渐渐也不能明白那些古朴、言简意赅的古文了,也需要对古典文献中的语句进行一番译作,这时“信”“达”“雅”三原则也成了文言文翻译的一条定律了。
“信”“达”“雅”三原则实质上是递进的,体现了翻译逐步完善、升华的过程。文言文翻译中,“信”,通常是直译,逐字逐句地翻译,这就需要我们有丰富的知识积累,能明确文言实词和虚词的各个义项;“达”“雅”,通常是意译,就是根据语境领会的意思进行翻译,这主要表现在对文言句式、词类活用能力的掌握上,要求我们跳出一词一义的对应,进入化境的状态。
实际的翻译中如何达到这一目标呢?
首先,翻译时要有所取舍。对地名、人名、官名、国号、物品名等专有名词要取文言文句中的名称,进行保留,因为这类名称是经过历史沉淀下来的,有所专指的,不能随意更改,而且在现代汉语词汇中有时也找不到更确切的对应名物词进行解说,所以要保留。对一些不表达意思的虚词,要删掉,不要强行翻译,否则会词不达意。
例如:“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周敦颐《爱莲说》)(青海教师考试网)
上面例句是主谓宾语句,宾语部分“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是主谓句,在句中作宾语,句中虚词“之”位于主语“莲”和谓语动词“出”之间,是结构助词,没有实在意义。针对这样的词,我们在翻译时要删掉不译。如果强行翻译,整句话的意思要么是“我只爱莲的从淤泥中长出来而没有被污染”,要么是“我只爱莲它从淤泥中生长出来却没有被污染”,不管取那种,语义的表达上都不太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规范,且读来拗口。但是如果我们将“之”删掉不译,那么意思是“我只爱莲从淤泥中生长出来却不受污染”,语感和语义上都比较明确。
其次,翻译时要学会扩充。把文言句子的单音节形容词、名词、副词等译为双音节词,使句子言简义丰,句意清楚。
例如:“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桃花源记》)
例句翻译为“忽然遇到一片桃林,(在小溪)两岸几百步之内,中间没有别的树,花草鲜艳美丽,地上的落花繁多交杂。”句中副词“忽”译为“忽然”,名词“中”译为“中间”,形容词“鲜”“美”分别译作“鲜艳”“美丽”,都双音节化了,读起来更朗朗上口。
第三,翻译时要学会调换语序。对活用的词语和特殊句式,我们在翻译时要对语序作一些细微的调整。(青海教师考试网)
例如:“夫晋,何厌之有?”(《烛之武退秦师》)
我们知道“厌”是“满足”的意思,如果直译,整句话的意思是:晋国,哪里满足的有?显然意思不通。但是,如果把动词“有”移到译文代词前面去,译作:晋国,有什么满足的呢?语句是不是通顺多了?
对于非课内文言句子的翻译,句中实词一般都是初高中常见实词,只要掌握初高中文言实词的特殊用法即可解决问题,但对于句子是否倒装的情况,我们只要将句中所有词直译出来,再结合语境,根据现代汉语的语法规范,对句序进行调整即可。
后,翻译时要学会增补内容。增补的内容一般是句子省略的部分或实词的意动或使动用法中的介词部分或行为动词等。翻译时要根据前后文语境和词语本身的意义选择恰当的增补对象,例如,名词意动用法,一般在前面增补介词“把”“以”和行为动词“当作”“作为”等;使动用法一般在前面增补介词“使”。
简言之,要达到“信”“达”“雅”目标,在翻译时要将“取”“舍”“扩”“调”“补”五者有机结合,其中“取”“舍”“扩”都是在直译时要落实到位的,“调”“补”则是意译时方法技巧。坚持“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句子方能“信”“达”“雅”。(青海教师考试网)
要遵循“信”“达”“雅”的原则,我相信对于很多考生来说,在听到文言文翻译五个字后,是可以将这三个原则脱口而出的。但是“信”到底指的什么?“达”又指的什么?“雅”又是什么意思呢?很多人不一定清楚,即便清楚,也不一定能在实际中严格地遵循。下面我们着重讲讲,文言文翻译的“信”“达”“雅”原则及其落实。(青海教师考试网)
“信”“达”“雅”初是由我国清末启蒙思想家严复提出的,他在《天演论》“译例言”中讲道:“译事三难:信、达、雅。求其信已大难矣,顾信矣不达,虽译犹不译也,则达尚焉。”意思是“翻译的事情有三个难点:意思不悖于原文,不拘于形式,选词准确、简明、优雅。“信”“达”“雅”初是针对外文翻译而言的,但随着时代的发展,白话文的掀起,现代汉语的统一,普通话的推广,我们渐渐也不能明白那些古朴、言简意赅的古文了,也需要对古典文献中的语句进行一番译作,这时“信”“达”“雅”三原则也成了文言文翻译的一条定律了。
“信”“达”“雅”三原则实质上是递进的,体现了翻译逐步完善、升华的过程。文言文翻译中,“信”,通常是直译,逐字逐句地翻译,这就需要我们有丰富的知识积累,能明确文言实词和虚词的各个义项;“达”“雅”,通常是意译,就是根据语境领会的意思进行翻译,这主要表现在对文言句式、词类活用能力的掌握上,要求我们跳出一词一义的对应,进入化境的状态。
实际的翻译中如何达到这一目标呢?
首先,翻译时要有所取舍。对地名、人名、官名、国号、物品名等专有名词要取文言文句中的名称,进行保留,因为这类名称是经过历史沉淀下来的,有所专指的,不能随意更改,而且在现代汉语词汇中有时也找不到更确切的对应名物词进行解说,所以要保留。对一些不表达意思的虚词,要删掉,不要强行翻译,否则会词不达意。
例如:“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周敦颐《爱莲说》)(青海教师考试网)
上面例句是主谓宾语句,宾语部分“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是主谓句,在句中作宾语,句中虚词“之”位于主语“莲”和谓语动词“出”之间,是结构助词,没有实在意义。针对这样的词,我们在翻译时要删掉不译。如果强行翻译,整句话的意思要么是“我只爱莲的从淤泥中长出来而没有被污染”,要么是“我只爱莲它从淤泥中生长出来却没有被污染”,不管取那种,语义的表达上都不太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规范,且读来拗口。但是如果我们将“之”删掉不译,那么意思是“我只爱莲从淤泥中生长出来却不受污染”,语感和语义上都比较明确。
其次,翻译时要学会扩充。把文言句子的单音节形容词、名词、副词等译为双音节词,使句子言简义丰,句意清楚。
例如:“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桃花源记》)
例句翻译为“忽然遇到一片桃林,(在小溪)两岸几百步之内,中间没有别的树,花草鲜艳美丽,地上的落花繁多交杂。”句中副词“忽”译为“忽然”,名词“中”译为“中间”,形容词“鲜”“美”分别译作“鲜艳”“美丽”,都双音节化了,读起来更朗朗上口。
第三,翻译时要学会调换语序。对活用的词语和特殊句式,我们在翻译时要对语序作一些细微的调整。(青海教师考试网)
例如:“夫晋,何厌之有?”(《烛之武退秦师》)
我们知道“厌”是“满足”的意思,如果直译,整句话的意思是:晋国,哪里满足的有?显然意思不通。但是,如果把动词“有”移到译文代词前面去,译作:晋国,有什么满足的呢?语句是不是通顺多了?
对于非课内文言句子的翻译,句中实词一般都是初高中常见实词,只要掌握初高中文言实词的特殊用法即可解决问题,但对于句子是否倒装的情况,我们只要将句中所有词直译出来,再结合语境,根据现代汉语的语法规范,对句序进行调整即可。
后,翻译时要学会增补内容。增补的内容一般是句子省略的部分或实词的意动或使动用法中的介词部分或行为动词等。翻译时要根据前后文语境和词语本身的意义选择恰当的增补对象,例如,名词意动用法,一般在前面增补介词“把”“以”和行为动词“当作”“作为”等;使动用法一般在前面增补介词“使”。
简言之,要达到“信”“达”“雅”目标,在翻译时要将“取”“舍”“扩”“调”“补”五者有机结合,其中“取”“舍”“扩”都是在直译时要落实到位的,“调”“补”则是意译时方法技巧。坚持“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句子方能“信”“达”“雅”。(青海教师考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