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法规考试资料 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的应急处置
现青海中公卫生人才网为大家介绍【2020年卫生法规考试资料: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的应急处置】:
一、定义
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是指一定时间内(通常是指2周内)在某个相对集中的区域(如同一个医疗机构、自然村、社区、建筑工地、学校等集体单位)内同时或者相继出现3例及以上相同临床表现,经县级及以上医院组织专家会诊,不能诊断或解释病因有重症病例或死亡病例发生的疾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具有临床表现相似性、发病人群聚集性、流行病学关联性、健康损害严重的特点。这类疾病可能是传染病(包括新发传染病)、中毒或其他未知因索引起的疾病。为进一步做好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的应急处置工作我们应该:
1.分级
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分为三级。
(1)I级指特别重大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事件,是在一定时间内发生涉及两个及以上省份的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并有扩散趋势;或由卫生行政部门认定的相应级别的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事件。
(2)Ⅱ级指重大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事件,是在一定时间内在一个省多个县(市)发生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或由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认定的相应级别的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事件。
(3)Ⅲ级指较大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事件,是在一定时间内在一个省的一个县(市)行政区域内发生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或由地市级卫生行政部门认定的相应级别的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事件。
2.监测
国家将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监测工作纳入全国疾病监测网络。各级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卫生监督机构负责开展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的日常监测工作。上述机构应及时对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的资料进行收集汇总、科学分析、综合评估,早期发现不明原因疾病的苗头。
3.现场调查
现场调查与病因分析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发生后,首先应根据已经掌握的情况,尽快组织力量开展调查分析,查找病因。若流行病学病因(主要是传染源、传播途径或暴露方式、易感人群)不明,应以现场流行病学调查为重点,尽快查清事件的原因。在流行病学病因查清后,应立即实行有针对性的控制措施。若怀疑为中毒事件时,在采取适当救治措施的同时,要尽快查明中毒原因。查清中毒原因后,给于特异、针对性的,并注意保护高危人群。若病因在短时间内难以查清,或即使初步查明了病原,但无法于短期内找到有效控制措施的、应以查明的传播途径及主要危险因素(流行性病因)制定有针对性的预防控制措施。
4.现场控制措施
应急处置中的预防控制措施需要根据疾病的传染源或危害源、传播或危害途径以及疾病的特征来确定。不明原因疾病的诊断需要在调查过程中逐渐明确疾病发生的原因。因此,在采取控制措施上,需要根据疾病的性质决定应该采取的控制策略和措施,并随着调查的深入不断修正、补充和完善控制策略与措施,遵循边控制、边调查、边完善的原则,力求大限度地降低不明原因疾病的危害。
5.防护措施
在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的处置早期,需要根据疾病的临床特点、流行病学特征以及实验室检测结果,鉴别有无传染性、确定危害程度和范围等,对可能的原因进行判断,以便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对于原因尚难判断的情况,应该由现场的疾控专家根据其可能的危害水平、决定防护等级。
一、定义
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是指一定时间内(通常是指2周内)在某个相对集中的区域(如同一个医疗机构、自然村、社区、建筑工地、学校等集体单位)内同时或者相继出现3例及以上相同临床表现,经县级及以上医院组织专家会诊,不能诊断或解释病因有重症病例或死亡病例发生的疾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具有临床表现相似性、发病人群聚集性、流行病学关联性、健康损害严重的特点。这类疾病可能是传染病(包括新发传染病)、中毒或其他未知因索引起的疾病。为进一步做好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的应急处置工作我们应该:
1.分级
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分为三级。
(1)I级指特别重大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事件,是在一定时间内发生涉及两个及以上省份的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并有扩散趋势;或由卫生行政部门认定的相应级别的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事件。
(2)Ⅱ级指重大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事件,是在一定时间内在一个省多个县(市)发生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或由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认定的相应级别的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事件。
(3)Ⅲ级指较大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事件,是在一定时间内在一个省的一个县(市)行政区域内发生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或由地市级卫生行政部门认定的相应级别的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事件。
2.监测
国家将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监测工作纳入全国疾病监测网络。各级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卫生监督机构负责开展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的日常监测工作。上述机构应及时对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的资料进行收集汇总、科学分析、综合评估,早期发现不明原因疾病的苗头。
3.现场调查
现场调查与病因分析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发生后,首先应根据已经掌握的情况,尽快组织力量开展调查分析,查找病因。若流行病学病因(主要是传染源、传播途径或暴露方式、易感人群)不明,应以现场流行病学调查为重点,尽快查清事件的原因。在流行病学病因查清后,应立即实行有针对性的控制措施。若怀疑为中毒事件时,在采取适当救治措施的同时,要尽快查明中毒原因。查清中毒原因后,给于特异、针对性的,并注意保护高危人群。若病因在短时间内难以查清,或即使初步查明了病原,但无法于短期内找到有效控制措施的、应以查明的传播途径及主要危险因素(流行性病因)制定有针对性的预防控制措施。
4.现场控制措施
应急处置中的预防控制措施需要根据疾病的传染源或危害源、传播或危害途径以及疾病的特征来确定。不明原因疾病的诊断需要在调查过程中逐渐明确疾病发生的原因。因此,在采取控制措施上,需要根据疾病的性质决定应该采取的控制策略和措施,并随着调查的深入不断修正、补充和完善控制策略与措施,遵循边控制、边调查、边完善的原则,力求大限度地降低不明原因疾病的危害。
5.防护措施
在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的处置早期,需要根据疾病的临床特点、流行病学特征以及实验室检测结果,鉴别有无传染性、确定危害程度和范围等,对可能的原因进行判断,以便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对于原因尚难判断的情况,应该由现场的疾控专家根据其可能的危害水平、决定防护等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