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五年制专转本扩招与缩招实际情况
2025年五年制专转本扩招与缩招实际情况!
一、招生趋势
公办院校缩招:
2025年五年一贯制高职(高师)“专转本”计划总数为5217人
,根据近两年的招生数据,公办院校在五年一贯制专转本的招生人数上呈现缩招趋势。2024年公办院校共计招生1476人,2025公办院校招生1263人,缩招213人(不包含退役士兵)。
民办院校扩招:
与公办院校相反,民办院校在五年一贯制专转本的招生上呈现出扩招趋势。2023年民办院校共计招生3004人(不包含退役士兵),而2024年则增加至3183人。2025年民办院校的招生人数还在继续增加为3224人。
二、政策变化
考试命题方式变化:
从2024年开始,五年制转本考试全面进入“校考时代”,即英语及两门专业课全部由本科院校单独命题并组织考试。这一变化使得考试内容更加贴近本科院校的教学要求,也增加了考试的针对性和难度。
报名与考试流程调整:
考生只能报考1所院校1个专业,这要求考生在报名时需要更加谨慎地选择目标院校和专业。同时,报名时间和考试时间也进行了相应的调整,考生需要密切关注相关通知和政策变化。
录取政策优化:
录取工作由接收院校根据招生简章制定录取办法,并在德、智、体、美、劳全面衡量的原则下择优录取。此外,对于在校期间参加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专业技能大赛并获得优异成绩的考生,接收院校可优先录取。这一政策旨在鼓励考生注重综合素质的提升和专业技能的锻炼。
2025新增院校和专业:
南京师范大学中北学院新增:法学、机械工程
苏州大学应用技术学院新增:服装与服饰设计
南京晓庄学院新增:视觉传达设计
2025停招院校和专业
南通理工学院取消:电子信息工程
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取消:财务管理、数字媒体艺术;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金城学院取消:国际经济与贸易、市场营销、英语、广播电视编导、播音与主持艺术
南京晓庄学院取消:环境设计
五年制专转本招生院校和专业每年都会有微调,新增院校和专业为考生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机会。然而,某些专业的停招也可能会导致考生需要尽快调整备考策略,选择其他相关专业进行报考。
三、总结与建议
关注政策变化:
考生需要密切关注江苏省教育考试院和接收院校的相关通知和政策变化,以确保及时了解新的考试要求和政策。
制定备考计划:
考生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目标院校的要求制定合理的备考计划,注重基础知识的巩固和专业技能的提升。同时,针对目标院校的考试科目和难度进行有针对性的备考。
综上所述,公办院校难度越来越大,民办也越来越激烈,考生需要密切关注政策变化、制定备考计划并注重综合素质的提升以应对即将到来的挑战。
一、招生趋势
公办院校缩招:
2025年五年一贯制高职(高师)“专转本”计划总数为5217人
,根据近两年的招生数据,公办院校在五年一贯制专转本的招生人数上呈现缩招趋势。2024年公办院校共计招生1476人,2025公办院校招生1263人,缩招213人(不包含退役士兵)。
民办院校扩招:
与公办院校相反,民办院校在五年一贯制专转本的招生上呈现出扩招趋势。2023年民办院校共计招生3004人(不包含退役士兵),而2024年则增加至3183人。2025年民办院校的招生人数还在继续增加为3224人。
二、政策变化
考试命题方式变化:
从2024年开始,五年制转本考试全面进入“校考时代”,即英语及两门专业课全部由本科院校单独命题并组织考试。这一变化使得考试内容更加贴近本科院校的教学要求,也增加了考试的针对性和难度。
报名与考试流程调整:
考生只能报考1所院校1个专业,这要求考生在报名时需要更加谨慎地选择目标院校和专业。同时,报名时间和考试时间也进行了相应的调整,考生需要密切关注相关通知和政策变化。
录取政策优化:
录取工作由接收院校根据招生简章制定录取办法,并在德、智、体、美、劳全面衡量的原则下择优录取。此外,对于在校期间参加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专业技能大赛并获得优异成绩的考生,接收院校可优先录取。这一政策旨在鼓励考生注重综合素质的提升和专业技能的锻炼。
2025新增院校和专业:
南京师范大学中北学院新增:法学、机械工程
苏州大学应用技术学院新增:服装与服饰设计
南京晓庄学院新增:视觉传达设计
2025停招院校和专业
南通理工学院取消:电子信息工程
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取消:财务管理、数字媒体艺术;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金城学院取消:国际经济与贸易、市场营销、英语、广播电视编导、播音与主持艺术
南京晓庄学院取消:环境设计
五年制专转本招生院校和专业每年都会有微调,新增院校和专业为考生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机会。然而,某些专业的停招也可能会导致考生需要尽快调整备考策略,选择其他相关专业进行报考。
三、总结与建议
关注政策变化:
考生需要密切关注江苏省教育考试院和接收院校的相关通知和政策变化,以确保及时了解新的考试要求和政策。
制定备考计划:
考生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目标院校的要求制定合理的备考计划,注重基础知识的巩固和专业技能的提升。同时,针对目标院校的考试科目和难度进行有针对性的备考。
综上所述,公办院校难度越来越大,民办也越来越激烈,考生需要密切关注政策变化、制定备考计划并注重综合素质的提升以应对即将到来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