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之瞑眩反应并不是副作用
中医之瞑眩反应:大病将愈的征兆
导读:伤寒古方量大效宏,常“一剂知,两剂已”,然而久病重病若要去除痼症,常有服药后病情异常或加重的暝眩反应,“药不瞑眩,厥疾弗瘳”,本文讲述暝眩反应为大病将愈的征兆,剑走偏锋,堪为古中医的见证。
中医人要知道瞑眩反应
如果你重病缠身或久病不愈,服无数,却从来没有过暝眩反应,那么,十有八九,你的病很难好。你还没有碰到真正的传统中医;如果你是中医从业者,无数,却从没有病人出现过暝眩反应,那么,十有八九,连你自己都可能认为治病慢。你还不是真正的传统中医。
写这篇文章的念头,缘于不久前看到的一个病案。病人服药三贴后,急诉加重:胃部和食管发热,热气上冲致头昏脑胀和耳朵堵塞,肝区痛,腹泻,肛瘘流脓……
嘱其勿慌,续服余药。五贴服毕,病人上述反应果然基本,关键是,整个人的状态比服药前明显好转。为何如此?问他是否听说过瞑眩?该病人百度后,方知服药后出现的强烈反应,有可能是方药对症而产生的排病反应。感叹三年来为病所困没过一天好日子,核磁做过三次,心电图二三十次,服无数,也曾就医于某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省城有名的几位大夫差不多都看过,服了无数剂,竟不知还有暝眩一说,而且从来服药后身体无任何动静的。
我所感慨的是:中医在仲景之后的这么多年里,越来越多,方子越来越多,理论越来越多。怎么暝眩反应反倒越来越难得?反倒越来越少被提起?
何为暝眩反应?
瞑眩一词早来源于《尚书 说命篇上》:“若药不瞑眩,厥疾弗瘳。”意思是重病或久病之人,如果服完之后,没有出现不舒服的现象,那表示这个病不会好。
《孔颖达疏》曰:“瞑眩者,令人愤闷之意也。”愤闷就是不舒服的意思。
医圣张仲景在《伤寒论》里,关于暝眩有好些条文,如“服药已,微除,其人发烦目暝,剧者必衄,衄乃解。”又如“三服都尽,其人如冒状,勿怪,即是术、附并走皮中,逐水气未得除故耳”。“如冒状”,就是指昏昏沉沉的样子,医圣叮嘱让病人不要诧异。再如“复与柴胡汤,必蒸蒸而振,却复发热汗出而解。”
先生就多次强调,服柴胡剂很容易出现暝眩。具体反应是服药后很可能打寒战,然后出一身大汗。他说人要是不虚,不会有这种反应。而寒战汗出后,病马上就能好。
胡老提醒医生和病人都要心里有数。他自己就有因为暝眩反应而半夜被人砸门的经历。病人是个孩子,开了治下利,可病人服药后反而下利更厉害。家属半夜砸门,非要求胡老去家里看看不可。胡老只好去了。正是半夜,赶到后,孩子状态已经好多了。胡老说把二煎也吃了吧,孩子妈妈开始还不敢。喂药后第二天就全好了。所以,对于暝眩,需要医生有定见,别轻易换药更方。同时也要和病人交待清楚,否则病人吓到了上急诊,那也前功尽弃。
暝眩产生的原因
瞑眩反应,可理解为身体运行秩序经过调节后出现的排病反应或效验反应。通俗的讲,也可称为“斗药”现象:药与病邪相斗,邪气不服输,正气不相让,一旦正气占了上风,邪气便自己退去。
特别是大病、重病和久病,出现瞑眩反应的可能性会比较大,这是疾病向愈的佳兆。瞑眩反应,少则一时半刻,多则数日。这里需要强调的,每个人出现瞑眩反应的轻重程度也不相同,身体越虚,病情越重,病情越长的,方药如果对路,出现强烈暝眩反应的可能性越大。
真正的传统中医,即便是对症的,汗剂未必出汗,吐下剂未必吐下,和剂未必只是和解,比如柴胡汤不是发汗剂,却常常服药后汗出而解。这是因为体内的毒害性物质,为药力所攻,全身无余地可容,毒害性物质,往往取捷路径以外遁。
吉益东洞说:“暝眩为病毒遁去所起的一种反应,虽经验丰富者,亦不能知其经过,从何道而外遁也。有下剂反吐者,有用阳性振奋药反嗜睡者,有汗剂反下者。”
暝眩与副作用的区别
有人把暝眩反应与副作用反应混淆起来。事实是,由于多用剧药与误治所致加重者,不能说是暝眩。中医所谓真正的暝眩,是身体因药力引起强烈反应,以驱逐毒害性物质的现象,驱尽毒害性物质,则暝眩。一般病人见到服药后有不良反应,往往以为不对路或者是服太猛。
暝眩反应与副作用,怎样来区分两者呢?
确实,两者之间的鉴别全凭胆识和经验,非老辣者不辨。可是,又非准确区分不可,因为处置完全不同:对于暝眩,应继续服药。而对于副作用或误治,则应立即停药。
这里总结了几点区别的方法,仅供参考:
1、暝眩反应一般时间都很短,如果是误治或用药过猛,出现不良的时间要长。
2、瞑眩反应一般情况由重到轻,反应的程度可随着疾病的减轻而逐渐消失,而副作用则是由轻到重,甚至可以导致病情加重。
怎样来判断身体不适不是身体恶化而是身体好转呢?要看自己是否精神旺盛,身体有劲了。人的身体都有一定的修复调整功能和自愈能力,瞑眩反应,就是由病态向健康态过渡中身体内部正邪斗争的效应。
3、体质好的人瞑眩反应一般不太明显,而副作用则不然,无论体质的好坏使用后都会出现毒副作用。
关于这一点,网上有一个案例值得一提:一位病人,是一身寒瘀的阴证,方子里有30克炮附子。病人服药后,反应非常大:全身发麻,原有寒湿的关节处麻得更厉害,头也晕,走路要人扶。第二天起不了床,甚至还出现短暂的没有意识的状况。病人全家都惊动不安。
暝眩反应的种类
柴胡汤之暝眩,多作战汗;
泻心汤之暝眩,多为下利;
诸乌附剂,多为吐水,其他则殊无定例。
临床上,一般碰得比较多的暝眩是腹泻、头晕、发疹、口干、困乏、出汗、、矢气多等等。有时,大柴胡或者当归芍药散下去,短时间内反而更痛了。像咳嗽,有时反而咳得厉害,但过后就会好,这也可理解成暝眩的一种。暝眩反应有轻微有剧烈。病越重病期越长的人,反应越大。我和刘希彦老师交流时,有个共同的体会:阴证病人出现暝眩反应的概率比较大。明明下的是扶阳药,病人反倒更没有精神;明明下的是温里排湿药,病人反倒腹泻。
当今中医治病为何少有暝眩?
什么明清以来,医家越来越喜欢开药?事实上也正是在这种背景下,郑钦安的火神派才应运而生。话题这里我就不展开了。因为药下去,即便不对症甚至是误治,比如向一个虚寒病人投以麦冬、熟地,病当然是好不了的,但是病人吃个半年一年的,也不会有什么明显不对。但是身体越越阴寒,等到病人一旦发觉不对,往往已经需要花大力气才能挽回甚至难以挽回。而阳药不一样,一下去,容易产生暝眩反应不说,一旦向阳证病人误投姜桂附,那强烈反应会立竿见影。所以,喜开药的中医总是主流,这里面大概也有医家为减低自身风险的因素在里面吧。
倘若以服药后舒不舒服,来衡量一位大夫的医术或者是否有效,毫无疑问,喜用阴药的医家要占优势。我们知道,阳证,代表的是强壮、是亢奋,是有余;阴证,代表的是虚弱,是不足,是安静。所以三阳证,常常就是意味着发热、、口苦、甚至谵语,惊狂。也就是说,不舒服的,大多集中在阳证。舒服的或者缓和的,往往集中在阴证。比如同样是、,痛感强烈到难以忍受的往往是阳证、实证;而阴证、虚证的痛,一定是隐隐作痛,似有似无。假设在一位阴证病人有一点点虚火的情况下,药一下去,头两天病人反而会觉着舒服了,因为虚火被水浇灭了,可继续服药会怎样呢?是原本的阴寒体质,一寒到底。
为何不会出现暝眩?
西医的大多数以及输液其实也就是同一个道理。很多病人在患伤寒表证时,往往找西医打针输液,多为苦寒药,再加之大量液体(水本身就为寒性)进入人体,输过液的朋友都应该有体验:如果有发烧、咳嗽或者扁桃体发炎,哪怕你是阴寒体质,一瓶水下去,你会舒服很多,可是,经过几天,往往转为太阴虚寒。
真正的传统中医阴证,是恢复阳气,是要把阴证往阳证转,除此绝无二法。还有一个病例挺有意思:一位女子,当时是一剂吃下两百克附子无任何感觉的阴证。有一天,该女子同样是服了两百克炮附后,居然产生了口麻等反应。一问,原来是煎药时忘记先煎附子了。可恰恰因为这次“失误”,病人的体质居然扭转过来了。几天后了,脉证居然是三阳证里的少阳证,还得用上生石膏。
认识暝眩反应的重要性
曹颖甫先生在《经方实验录》中说:一知半解为近世病家通病,一些医生或药房人员又恐吓病人说某药不可轻试,于是碰到方子开得稍重的情况,病人往往害怕不敢服药,一遇重证,多至不救。所以,无论是对于病人,还是大夫,认识到瞑眩反应很重要。如不理解瞑眩反应,以为是疾病加重或误治,很容易认为无效果甚至起反作用而放弃。
上半年,我在网上看到一个病人,浙江的一位大姐,也是全身都是毛病,久治未见好转。辨证后,其实就是很典型的偏阴柴胡证,服药一剂还是两剂后,感觉头晕,热气上冲。她自己懂一点医吧,认为是药有误,赶紧停药,自行另服药“善后”才得以平息,事后得知其成功“善后”居然也就是柴胡类汤。我们提醒她是否了解暝眩反应?但是病人似乎理解不了,说“吃了药舒不舒服自己清楚啊”。剩下没有继续吃了,也算挺遗憾的事。
我想,中医真正的希望,不在于方子越来越多,不在于越来越多。中医不缺的,就是方子和药。中医的真正的希望,也不在于中医从业者越来越多,不在于国医馆越来越多。从某种意义上,我想说,中医真正有希望的标志是:服后有过暝眩反应的病人越来越多;所治病人中有过暝眩反应的医者越来越多。
银屑病患者服用后出现的皮损增多或加重、大便溏稀次数增多、胃部灼热等不适,均为正常理作用现象,也就是中医所谓的瞑眩反应,是疾病向好发展的征兆。希望用药的患者朋友能够正确对待,坚持服药,病情即会转归到消退期的。温馨提示:本文为良口汤原创,如果需要了解的朋友可添加微信【bjtyy9】或者拨打电话【010-56221055】了解,如果想千万要走正规渠道,谨防上当受骗!
医生擅长:口腔黏膜疾病口腔扁平苔藓、、特发性震颤、帕金森等
导读:伤寒古方量大效宏,常“一剂知,两剂已”,然而久病重病若要去除痼症,常有服药后病情异常或加重的暝眩反应,“药不瞑眩,厥疾弗瘳”,本文讲述暝眩反应为大病将愈的征兆,剑走偏锋,堪为古中医的见证。
中医人要知道瞑眩反应
如果你重病缠身或久病不愈,服无数,却从来没有过暝眩反应,那么,十有八九,你的病很难好。你还没有碰到真正的传统中医;如果你是中医从业者,无数,却从没有病人出现过暝眩反应,那么,十有八九,连你自己都可能认为治病慢。你还不是真正的传统中医。
写这篇文章的念头,缘于不久前看到的一个病案。病人服药三贴后,急诉加重:胃部和食管发热,热气上冲致头昏脑胀和耳朵堵塞,肝区痛,腹泻,肛瘘流脓……
嘱其勿慌,续服余药。五贴服毕,病人上述反应果然基本,关键是,整个人的状态比服药前明显好转。为何如此?问他是否听说过瞑眩?该病人百度后,方知服药后出现的强烈反应,有可能是方药对症而产生的排病反应。感叹三年来为病所困没过一天好日子,核磁做过三次,心电图二三十次,服无数,也曾就医于某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省城有名的几位大夫差不多都看过,服了无数剂,竟不知还有暝眩一说,而且从来服药后身体无任何动静的。
我所感慨的是:中医在仲景之后的这么多年里,越来越多,方子越来越多,理论越来越多。怎么暝眩反应反倒越来越难得?反倒越来越少被提起?
何为暝眩反应?
瞑眩一词早来源于《尚书 说命篇上》:“若药不瞑眩,厥疾弗瘳。”意思是重病或久病之人,如果服完之后,没有出现不舒服的现象,那表示这个病不会好。
《孔颖达疏》曰:“瞑眩者,令人愤闷之意也。”愤闷就是不舒服的意思。
医圣张仲景在《伤寒论》里,关于暝眩有好些条文,如“服药已,微除,其人发烦目暝,剧者必衄,衄乃解。”又如“三服都尽,其人如冒状,勿怪,即是术、附并走皮中,逐水气未得除故耳”。“如冒状”,就是指昏昏沉沉的样子,医圣叮嘱让病人不要诧异。再如“复与柴胡汤,必蒸蒸而振,却复发热汗出而解。”
先生就多次强调,服柴胡剂很容易出现暝眩。具体反应是服药后很可能打寒战,然后出一身大汗。他说人要是不虚,不会有这种反应。而寒战汗出后,病马上就能好。
胡老提醒医生和病人都要心里有数。他自己就有因为暝眩反应而半夜被人砸门的经历。病人是个孩子,开了治下利,可病人服药后反而下利更厉害。家属半夜砸门,非要求胡老去家里看看不可。胡老只好去了。正是半夜,赶到后,孩子状态已经好多了。胡老说把二煎也吃了吧,孩子妈妈开始还不敢。喂药后第二天就全好了。所以,对于暝眩,需要医生有定见,别轻易换药更方。同时也要和病人交待清楚,否则病人吓到了上急诊,那也前功尽弃。
暝眩产生的原因
瞑眩反应,可理解为身体运行秩序经过调节后出现的排病反应或效验反应。通俗的讲,也可称为“斗药”现象:药与病邪相斗,邪气不服输,正气不相让,一旦正气占了上风,邪气便自己退去。
特别是大病、重病和久病,出现瞑眩反应的可能性会比较大,这是疾病向愈的佳兆。瞑眩反应,少则一时半刻,多则数日。这里需要强调的,每个人出现瞑眩反应的轻重程度也不相同,身体越虚,病情越重,病情越长的,方药如果对路,出现强烈暝眩反应的可能性越大。
真正的传统中医,即便是对症的,汗剂未必出汗,吐下剂未必吐下,和剂未必只是和解,比如柴胡汤不是发汗剂,却常常服药后汗出而解。这是因为体内的毒害性物质,为药力所攻,全身无余地可容,毒害性物质,往往取捷路径以外遁。
吉益东洞说:“暝眩为病毒遁去所起的一种反应,虽经验丰富者,亦不能知其经过,从何道而外遁也。有下剂反吐者,有用阳性振奋药反嗜睡者,有汗剂反下者。”
暝眩与副作用的区别
有人把暝眩反应与副作用反应混淆起来。事实是,由于多用剧药与误治所致加重者,不能说是暝眩。中医所谓真正的暝眩,是身体因药力引起强烈反应,以驱逐毒害性物质的现象,驱尽毒害性物质,则暝眩。一般病人见到服药后有不良反应,往往以为不对路或者是服太猛。
暝眩反应与副作用,怎样来区分两者呢?
确实,两者之间的鉴别全凭胆识和经验,非老辣者不辨。可是,又非准确区分不可,因为处置完全不同:对于暝眩,应继续服药。而对于副作用或误治,则应立即停药。
这里总结了几点区别的方法,仅供参考:
1、暝眩反应一般时间都很短,如果是误治或用药过猛,出现不良的时间要长。
2、瞑眩反应一般情况由重到轻,反应的程度可随着疾病的减轻而逐渐消失,而副作用则是由轻到重,甚至可以导致病情加重。
怎样来判断身体不适不是身体恶化而是身体好转呢?要看自己是否精神旺盛,身体有劲了。人的身体都有一定的修复调整功能和自愈能力,瞑眩反应,就是由病态向健康态过渡中身体内部正邪斗争的效应。
3、体质好的人瞑眩反应一般不太明显,而副作用则不然,无论体质的好坏使用后都会出现毒副作用。
关于这一点,网上有一个案例值得一提:一位病人,是一身寒瘀的阴证,方子里有30克炮附子。病人服药后,反应非常大:全身发麻,原有寒湿的关节处麻得更厉害,头也晕,走路要人扶。第二天起不了床,甚至还出现短暂的没有意识的状况。病人全家都惊动不安。
暝眩反应的种类
柴胡汤之暝眩,多作战汗;
泻心汤之暝眩,多为下利;
诸乌附剂,多为吐水,其他则殊无定例。
临床上,一般碰得比较多的暝眩是腹泻、头晕、发疹、口干、困乏、出汗、、矢气多等等。有时,大柴胡或者当归芍药散下去,短时间内反而更痛了。像咳嗽,有时反而咳得厉害,但过后就会好,这也可理解成暝眩的一种。暝眩反应有轻微有剧烈。病越重病期越长的人,反应越大。我和刘希彦老师交流时,有个共同的体会:阴证病人出现暝眩反应的概率比较大。明明下的是扶阳药,病人反倒更没有精神;明明下的是温里排湿药,病人反倒腹泻。
当今中医治病为何少有暝眩?
什么明清以来,医家越来越喜欢开药?事实上也正是在这种背景下,郑钦安的火神派才应运而生。话题这里我就不展开了。因为药下去,即便不对症甚至是误治,比如向一个虚寒病人投以麦冬、熟地,病当然是好不了的,但是病人吃个半年一年的,也不会有什么明显不对。但是身体越越阴寒,等到病人一旦发觉不对,往往已经需要花大力气才能挽回甚至难以挽回。而阳药不一样,一下去,容易产生暝眩反应不说,一旦向阳证病人误投姜桂附,那强烈反应会立竿见影。所以,喜开药的中医总是主流,这里面大概也有医家为减低自身风险的因素在里面吧。
倘若以服药后舒不舒服,来衡量一位大夫的医术或者是否有效,毫无疑问,喜用阴药的医家要占优势。我们知道,阳证,代表的是强壮、是亢奋,是有余;阴证,代表的是虚弱,是不足,是安静。所以三阳证,常常就是意味着发热、、口苦、甚至谵语,惊狂。也就是说,不舒服的,大多集中在阳证。舒服的或者缓和的,往往集中在阴证。比如同样是、,痛感强烈到难以忍受的往往是阳证、实证;而阴证、虚证的痛,一定是隐隐作痛,似有似无。假设在一位阴证病人有一点点虚火的情况下,药一下去,头两天病人反而会觉着舒服了,因为虚火被水浇灭了,可继续服药会怎样呢?是原本的阴寒体质,一寒到底。
为何不会出现暝眩?
西医的大多数以及输液其实也就是同一个道理。很多病人在患伤寒表证时,往往找西医打针输液,多为苦寒药,再加之大量液体(水本身就为寒性)进入人体,输过液的朋友都应该有体验:如果有发烧、咳嗽或者扁桃体发炎,哪怕你是阴寒体质,一瓶水下去,你会舒服很多,可是,经过几天,往往转为太阴虚寒。
真正的传统中医阴证,是恢复阳气,是要把阴证往阳证转,除此绝无二法。还有一个病例挺有意思:一位女子,当时是一剂吃下两百克附子无任何感觉的阴证。有一天,该女子同样是服了两百克炮附后,居然产生了口麻等反应。一问,原来是煎药时忘记先煎附子了。可恰恰因为这次“失误”,病人的体质居然扭转过来了。几天后了,脉证居然是三阳证里的少阳证,还得用上生石膏。
认识暝眩反应的重要性
曹颖甫先生在《经方实验录》中说:一知半解为近世病家通病,一些医生或药房人员又恐吓病人说某药不可轻试,于是碰到方子开得稍重的情况,病人往往害怕不敢服药,一遇重证,多至不救。所以,无论是对于病人,还是大夫,认识到瞑眩反应很重要。如不理解瞑眩反应,以为是疾病加重或误治,很容易认为无效果甚至起反作用而放弃。
上半年,我在网上看到一个病人,浙江的一位大姐,也是全身都是毛病,久治未见好转。辨证后,其实就是很典型的偏阴柴胡证,服药一剂还是两剂后,感觉头晕,热气上冲。她自己懂一点医吧,认为是药有误,赶紧停药,自行另服药“善后”才得以平息,事后得知其成功“善后”居然也就是柴胡类汤。我们提醒她是否了解暝眩反应?但是病人似乎理解不了,说“吃了药舒不舒服自己清楚啊”。剩下没有继续吃了,也算挺遗憾的事。
我想,中医真正的希望,不在于方子越来越多,不在于越来越多。中医不缺的,就是方子和药。中医的真正的希望,也不在于中医从业者越来越多,不在于国医馆越来越多。从某种意义上,我想说,中医真正有希望的标志是:服后有过暝眩反应的病人越来越多;所治病人中有过暝眩反应的医者越来越多。
银屑病患者服用后出现的皮损增多或加重、大便溏稀次数增多、胃部灼热等不适,均为正常理作用现象,也就是中医所谓的瞑眩反应,是疾病向好发展的征兆。希望用药的患者朋友能够正确对待,坚持服药,病情即会转归到消退期的。温馨提示:本文为良口汤原创,如果需要了解的朋友可添加微信【bjtyy9】或者拨打电话【010-56221055】了解,如果想千万要走正规渠道,谨防上当受骗!
医生擅长:口腔黏膜疾病口腔扁平苔藓、、特发性震颤、帕金森等